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天罗地网 守护934公里管道安全

4月7日清晨,重庆梁平区新盛镇联盟村的油菜花海中,传来了无人机的嗡鸣声。重庆气矿梁平采输气作业区的巡管工高礼彬正操控着无人机,以5米的高度掠过讲渡线输气管道。实时回传的地表影像中,阴保桩与管道桩在屏幕上清晰可见。“以前徒步半个月才能查完的40公里管线,现在5天就能用无人机巡查一轮。”高礼彬说道。

面对934公里的天然气管网和仅剩14人的巡护队伍,梁平采输气作业区自2023年开始创新采用“无人机巡航+人工复核”的模式来破解困局。每名巡管工都配备了折叠无人机,这使得日均巡查范围拓展至30公里。配合每月徒步检测阴保桩电位值,形成了天地协同的立体防护网。

“无人机5天一轮进行空中扫描,人工15天一次进行地面核查,高后果区的巡检频次提升了3倍。”该作业区管道班的班长邓兴江手持检测仪,正在核对刚传回的无人机影像与阴保桩数据。在2024年汛期前,这种“云端鹰眼”已经通过周期性航拍对比,提前发现了5处边坡植被异常倒伏的情况,并及时处置了水土流失的隐患。

讲渡线(讲龙段)长40.6公里,穿越7座山头、13处农田,每日有140万方原料气源源不断地输向忠县净化厂。“空中镜头盯着施工,地面仪器测着电位,天地配合能让年度巡护成本降低35%。”邓兴江介绍道。

暮色渐浓,完成当天巡查任务的高礼彬将无人机收回巡管包。这个背包里装载着检测仪、扳手和智慧巡护方案,它正见证着传统管道巡检的数字化转型——用科技赋能,继续守护着巴渝大地的能源命脉,确保其安全运行。(特约记者 郑元涛 通讯员 潘秋佶 摄影报道)

--> 2025-04-10 郑元涛 潘秋佶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21585.html 1 天罗地网 守护934公里管道安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