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西南油气田公司首口气田水地热综合利用示范井

累计发电量超30万度

本报讯 截至4月2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首口气田水地热综合利用示范井磨溪X210井ORC地热发电装置连续有效运行超130天,目前日发电1500度,累计发电量超30万度。

西南油气田公司坚持以“双碳”目标为引领,通过“精准施策+精细管理”,实现磨溪X210井地热发电装置投运以来,气水双升与能效双优。

针对磨溪X210井井筒堵塞问题,公司组成攻关团队,开展井筒堵塞防治技术攻关。通过对国内外10种阻垢剂进行室内配伍性试验,连续加注阻垢剂2个月评价阻垢效果,解决该井周期性井筒堵塞问题,气井每日新增产气量约13万方。通过持续强化排水,恢复该井“气举+自喷”生产模式,气藏由“延缓水侵”向“主动解水封”转变,为公司认识水侵强度及水体规模提供支撑,也为整体治水和气水过渡区储量有效动用奠定基础。

针对ORC地热发电装置前期停运较频繁、有效发电时率低的情况,公司充分收集分析装置运行问题,联合厂家及业内先进设计所,制定专题改造方案,通过“日跟踪、周分析”,定时收集汇报运行情况,建立运维保障机制,精细日常运行维护保养。积极探索降本措施,采用“井水+自来水”用水方式,完全替代水车拉运,节约成本。同时,大力推进地企地热合作开发,协调地方政府完成下游养殖、育秧、烘干用热端建设,实现新能源业务效益发展。

公司还将持续优化运行模式,确保磨溪X210井稳定产气产水、ORC地热发电装置高效运行。同时,不断拓展新能源系统的应用规模,积极论证地热发电装置在磨溪009-3井组等井站的运用可行性,持续探索地热能源体系建设,充分运用气田水地热资源开展烘干供暖、温室种植、地热养殖等衍生业务,不断推动绿色转型,打造“天然气+新能源”的绿色发展西南模式。(徐勇 李思霖 郑荣军)

--> 2025-04-10 徐勇 李思霖 郑荣军 西南油气田公司首口气田水地热综合利用示范井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21575.html 1 累计发电量超30万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