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姝程
在川南页岩气开发版图上,陶夏妍正在评价区块气层的“潜力值”。一毕业就投身石油行业,她将青春和梦想挥洒在四川盆地这片热土上,一扎根便是十余载。
从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骨干到长宁公司地质工程部井位部署管理者,陶夏妍不忘初心,在开发井位部署领域发光发热,助力长宁公司页岩气稳产增产,为西南油气田公司高质量上产500亿贡献力量。
不断尝新:在挑战中越战越勇
井位部署是勘探开发的前期环节和基础,其结果直接关系到油气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2023年,陶夏妍从勘探开发研究院来到长宁公司,负责地质工程部井位部署管理。从研究常规气到非常规气,对她来说,很多东西是新的。
刚到长宁公司工作不到1个月,陶夏妍便接到汇报长宁地区煤层气认识进展及下步工作安排的任务,彼时她对煤气层的认识还是一片空白。
秉持着“直面困难,积极解决”的心态,陶夏妍充分学习消化煤层气前期资料,认真总结煤层气地质认识,并对下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圆满完成汇报任务。
很快,陶夏妍肩负起长宁区块井位部署及新区新层系勘探评价工作的重担,涉及页岩气、煤层气、新层系三大领域。
面对接连不断的挑战,陶夏妍有过辗转难眠的时候,但都没有难倒她。在长宁主体区,她以“五重”技术路线为指导,重新评价气藏,重构层系井网,实现主体区“一扩两突破”,夯实了长宁页岩气田持续稳产的基础。她锚定煤岩气新层系,通过过路井取心与侧钻结合,开展龙潭组煤层气专层评价获得新突破。目前,她正在开展新区龙一2亚段产能评价工作,已成功部署水平井1口,将进一步落实有利区带。
“其实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在责任心以及挑战自我想法的驱使下,陶夏妍保持冷静、平和心态,潜心思考,一路过关斩将,在一次次挑战中越战越勇。
刚柔并济:布好每一口井
在油气勘探、开发这个男性居多的领域,陶夏妍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工作没有性别之分,只跟个人热爱和努力程度挂钩。”她的声音温柔却有力量。
井位部署工作是一个细致活,对观察、沟通、分析等能力要求较高。陶夏妍充分发挥女性“柔”的优势,细心钻研,确保气田描述精度以及数据的准确性。
井位部署工作需要去山区野外实地开展井场踏勘。陶夏妍进山区、搞技术研究、编分析报告,刚柔并济,实现从常规气科研骨干到非常规气生产管理身份的快速转型。
去年5月,由于天宫堂地区已部署的十余口评价井效果差异大,地质工程特征复杂,被列为页岩气领域最复杂区块。陶夏妍接到任务后迎难而上,牵头编制《长宁页岩气田天宫堂区块评价认识及对策》,从地质气藏、工程适应性、效益开发三方面构建技术谱系,锁定有利建产区,部署先导试验井6口,为天宫堂区块开发技术政策制定和工艺适应性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资源品质逐渐减低、地质工程愈加复杂的背景下,陶夏妍去年共组织团队完成井场勘定5轮次,踏勘井场45个,完成井位论证及批复67口井,完成煤层气取心井4口、侧钻井1口,有力支撑了长宁公司年度稳产达标。
能文能武:生产、科研两不误
自2014年参加工作以来,陶夏妍便展现出突出的科研能力。她作为技术骨干开展了两项国家项目及集团公司300亿重大专项研究,主持过股份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级项目7项,参与各级研究项目40余项,先后获得西南油气田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并发表学术论文15篇、授权专利1件、登记软件著作权3项。
来到长宁公司后,陶夏妍没有落下科研的“功力”,并充分发挥在生产单位的优势,产、学、研高度结合。“把生产数据、生产现象、生产效果加以分析总结,找到对应的‘地质解’,形成有形化的成果和技术总结,这是对地质工程一体化、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经济一体化的最好诠释。”陶夏妍坚持生产、科研两不误,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助力长宁公司页岩气效益开发和高质量发展。
“当看见试油现场熊熊燃烧的火焰,听见井位效果再创纪录的消息,我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陶夏妍说道。下一步,她计划两手抓:一是采用多层井网与极限控投的思路解决长宁主体区低品位资源的效益开发,二是加快取得新区新层系勘探突破,寻找规模接替新阵地,积极培育“第二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