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随着最后一个终端点位的检测结果报出,天研院圆满完成2024年冬季燃气管网加臭浓度抽检工作。
冬季是燃气使用的高峰期,也是燃气安全事故的高发期,燃气加臭是保障燃气使用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为确保燃气管网加臭质量达标,自2024年11月以来,天研院积极响应西南油气田公司要求,在华油公司、川港公司、燃气分公司下辖的64个燃气管网点位开展加臭剂浓度抽检,为保障燃气供应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加臭剂是燃气泄漏的重要警示物质,主要以四氢噻吩为主,也可采用无硫加臭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根据我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城镇燃气应具有可以察觉的臭味,无臭味或臭味不足的燃气应加臭。
自抽检任务下达以来,天研院紧急组建技术团队,严格按照气田开发管理部要求,投入川渝地区的民用住宅区、工业区和CNG加气站的现场抽检工作中。此次抽检持续2个月,累计现场抽检279次,抽检时段覆盖用气低谷与高峰时段,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精确性。
据了解,在此次抽检工作中,天研院凭借自主研发的加臭剂检测技术光离子化气相色谱法,首次对燃气分公司邛崃片区使用的无硫加臭剂的燃气管网进行现场检测,实现一台设备对两种类型加臭剂的精准分析。该技术的应用拓宽了燃气质量监督手段,提升了对于多种类型加臭剂的监督管控能力,彰显了天研院在加臭剂检测技术领域的前瞻性创新实力。
下步,天研院将继续发挥技术专长,推动加臭剂浓度检测技术的革新与发展,持续深化燃气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确保天然气供应安全。(宋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