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绿色能源“燃”旺西部(重庆)科学城

□实习记者 杨艺微 记者 韩超 通讯员 肖钰凡 文/图

“分布式能源站使用天然气发电,不仅能保证新一代石英晶体振荡器高频高精度通信关键频控元件的稳定性,还能回收废热余能,实现能量梯级利用。”2月6日,台晶(重庆)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晶(重庆)公司)厂务部工作人员罗平向记者介绍厂区的新成员——分布式能源站,“通过天然气多联供技术,公司的生产综合能效提升至80%左右,可以为我们的产品今后出口到欧洲等地争取更多政策支撑。”

隶属于全球第三大石英晶体频率元器件专业厂商台湾晶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台晶(重庆)公司,自2013年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产城融合示范区以来,产值连年攀升,当前更借势西部陆海新通道与新能源产业发展东风,实现生产线24小时全负荷运转。

“想要稳健发展,能源供应必须稳定可靠。”提到建立分布式能源站的初衷,罗平介绍,当产能爬坡遭遇山城酷暑,传统电网无法满足生产,急需充足稳定的电力保障。2024年,台晶(重庆)公司安装分布式能源站,由华油凯源科学城公司供应天然气作为发电能源,实现热电联产,使厂区碳排放量每年减少600余吨。

华油凯源科学城公司为西部(重庆)科学城所有厂区构建“双气源+智能监测”全天候保障体系。该公司党总支书记彭海涛在智慧调度中心向记者展示:可视化管网图上,217台可燃气体泄漏感知设备“管网哨兵”24小时感知管道安全状态,SCADA系统每分钟刷新623公里主干管网压力数据。“我们已实现从气源端到用户端的全要素数字化管控,就像为科学城装上智能呼吸监测系统。”彭海涛说。

站在西部(重庆)科学城主干道眺望,城内标志性建筑科学会堂的流线型穹顶与三安半导体晶圆厂的玻璃幕墙构成未来图景。仅2024年,华油凯源科学城公司保障科学会堂、三安半导体晶圆厂等9个重点项目按期通气,按计划实施芯联半导体公司等5个重点项目气源接入工程,高效实施科学大道、三条轨道、曾家科研港等12个重点工程管网改迁。

相继收到用户送来的“情系企业办实事,热情服务暖人心”锦旗,以及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发来的感谢信,华油凯源科学城公司与地方政府和用户携手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更加坚定。

“去年开户数超1万户。”华油凯源科学城公司经理林成军欣喜于西部(重庆)科学城日新月异的发展,也深知肩上的重任:“每一位用户都是我们最珍贵的伙伴,让用户感受到更贴心更优质的服务,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入夜,台晶(重庆)公司分布式能源站仍在运转,余热回收制热水源源不断输往工艺区,用于产品清洗。而位于科学城生活区的肿瘤医院,也正在为手术室用电稳定建设分布式能源站。“我们支持这种清洁的供能方式,让企业和民生用能更加稳定,也希望得到华油凯源公司更多的气源保障。”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对分布式能源站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的推广充满期待。

在这里,每方天然气都迸发着创新动能,每一次能源变革都在重塑产业生态。而这座未来之城的绿色传奇,才刚刚拉开序幕。

采访手记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在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双重驱动下,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代表,正以其独特的优势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多维支撑。

西南油气田公司深耕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60余载,聚焦天然气产运储销全产业链,成为支撑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能源后盾。

天然气多联供技术不仅保障了高科技产业生产线的稳定运行,更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西部(重庆)科学城分布式能源站的推广,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以及重点项目的能源保障,是公司在探索天然气与高科技产业协同创新中取得的可复制经验,也让公司高质量发展成果呈现出多维价值。

站在能源转型的历史关口,西南油气田公司将继续发挥深厚底蕴和技术优势,以创新为驱动,以绿色为底色,实现能源与科技共生进化,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2025-02-13 杨艺微 韩超 肖钰凡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20919.html 1 绿色能源“燃”旺西部(重庆)科学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