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浪 廖光明
2024年12月21日,冬至,九龙山上,气温降至-3 ℃,川西北气矿广元采气作业区龙016-H1井站里,红色身影穿梭,采气工雍通平与张文军正在为气田水拉运做准备。冬夜保供,昼夜不息,万家灯火用心守护。
2024年,气矿党委以“龙门山前党旗红”党建品牌为指引,带领全矿干部员工团结一心、砥砺前行,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始终保持党建聚势赋能的良好势头。
2024年7月22日,大探 1 井一次性投运成功。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构建“机关牵头、区域统筹、融合互促”的“大党建”工作格局,投产试运小组提前45天进驻现场,精心组织、高效推进,党员干部带头冲锋,项目周期缩短近80天。
“党建+工程项目”管理新模式,为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搭建了有效载体。2024年,气矿党委确定了15个党建融合示范工程项目,把“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要求贯穿到党建工作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人才聚、事业兴。气矿党委全力落实“鱼跃龙门”人才计划,巧辟“赛场选将”育才路径,在地质勘探、油气田开发、自控等前沿“战场”,持续推进“揭榜挂帅”机制,气矿一级工程师、二级工程师、成熟人才申报项目18个,推动人才强企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持续完善“人才支撑+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强企创新模式,助力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以“领衔人常驻+核心成员轮值”的方式推动气矿高技能人才工作室的管理运行,6个项目分别入选公司创新基金项目、集团及分公司级一线生产难题项目。
企业之魂,文以铸之。气矿党委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以打造文化品牌为抓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厚植强劲的文化软实力。
高质量完成关基井文化升级打造,通过“文字解说+历史照片+实景展示”全景式模式,多维度呈现中国第一口超7000米超深井的奋斗历程和光辉篇章。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对接,将“关基井”的文化和故事送进四川两弹城博物馆,有序开展“关基井红色文旅-储备林产业融合项目”建设,为多维立体展示石油文化添砖加瓦。
2024年,气矿被授予“四川省企业文化成效显著单位”“企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单位”称号,《坚实描绘文化长卷 龙门铸就油气新篇》等10余个成果分获各级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向社会公众多方面、立体化展示气矿发展成果、文化底蕴以及良好发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