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修完了,大家一起回家过年。”1月2日,由蜀渝公司修筑的“云端天路”攀枝花米易县撒莲镇光伏项目道路工程顺利完工,蜀渝公司攀枝花米易县撒莲镇光伏项目经理陈永江高兴地对参建人员说。
2024年,蜀渝公司承建西南油气田公司攀枝花米易撒莲丙谷光伏发电项目道路工程。该项目地处米易县城安宁河下游北岸,道路全长约2.3公里,盘旋在安宁河旁海拔1600多米的杨家山上,是连接山顶升压站的主要道路。
在投标过程中,蜀渝公司成立投标小组,研究招标文件,派遣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人员到现场实地踏勘,旨在制作高质量标书、拿下项目。
2024年6月11日,蜀渝公司三级工程师陈俊杰带队第一次来到攀枝花米易项目。放眼望去,山坡几乎与地面形成八九十度的夹角,一条小道在陡峭的山脊上蜿蜒盘旋,路口狭窄,山路宽不足3米,只能徒步攀登。攀登过程中,陈俊杰发现山体土质松散,每落下一步,都能感到脚下的土地在微微下陷,轻轻一踩就出现一个小坑。越往上走,山路坡度越高、崎岖难行。到达山顶,几人早已气喘吁吁。从山顶眺望,远处安宁河、撒莲大桥映入眼帘,脚下的杨家山犹如一把竖直的利刃挺立在国道上方,两侧荆棘丛生,垂直落差高达数百米,山下还有京昆高速、成昆铁路等交通要道,无论对施工组织还是安全管理都是极高的挑战。
依据踏勘结果,投标小组在标书里制定了山脊修路的针对性方案,重点解决了复杂地形导致的施工机械难以部署和操作的问题,化解了山体不稳定、易滑坡的风险,克服了在狭窄陡峭的道路条件下物料运输困难的状况,最终从3家竞争单位中脱颖而出,于2024年7月26日中标此项工程。
工程于当年9月18日开工。由于山体情况复杂,为避免引发山体不稳定,项目部决定采用“蚂蚁搬家”的办法,一点点挖出道路雏形。项目部安排两台设备,选用一台带有破碎功能的挖掘机在岩石坚硬路段根据山脊地形坡度、挡土墙结构,开辟出一个能供施工设备操作、移动的平台。在土质松软的路段搭建临时防护网,防止碎石掉落,另一台装载车配合转运土方。
经过连续5天的不停摸索和反复尝试,项目部结合以往施工经验,终于找到了对付沙性土质的方法,路面扩宽到4.5米,坡度从26%降至20%。
为保障运输车辆行驶安全,施工道路上每隔200米就设置一名交通指挥员,部分弯道急、视线差的地方安排一名指挥员,车辆实载严控在核定载重的60%以内。安全员林后元感叹,如此严格的管控强度,管了几十年设备,还是第一次遇见。同时,蜀渝公司专家团队通过EISC中心指导现场设备调度,利用先进的模拟软件,反复对道路线形进行优化设计,对横坡大的路段,采用“之”字形道路布局,合理设置弯道与坡度,降低道路的平均坡度。在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和落石风险的区域,安排专人使用自动化全站仪、传感器等设备对路基沉降、边坡位移等关键数据进行持续监测。在陡峭路段,以及悬崖边缘等危险路段,沿着山脊边缘,用钢筋绑扎约3万平方米的密目网搭建防护围栏。每天安排专人对车辆、机械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和维护,实现效率与安全同步推进。
经过20多天的努力,道路推进到700多米,最大坡度由26%降至15%,高峰时期能容纳9台设备同时作业,项目突破难关,加速推进。
2024年11月初,常年晴空万里的米易遭遇了十多天降雨。在雨水的冲刷下,山坡上的土壤和岩石的结合力减弱。为保障路基稳固,施工人员在边坡撒下黑麦草和爬山虎种子,利用植物根系固土。在土质松散的沙性土区域,使用2万多个沙袋、50多个吨袋加固地基,通过植物防护加工程防护减少雨水对坡面的冲刷。同年11月10日,路基基本成型,符合安全通行标准,具备通车条件。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道路主体施工,正进行后续作业,等待最终的竣工验收。
“蜀渝老表,瓦吉瓦!(彝语:高度赞赏)”马坪村村长杨应波感慨,这不仅是一条“光伏发电路”,更是村民的“畅通幸福路 ”。这条路的修筑不仅标志着蜀渝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新突破,还将为当地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发展机遇。
随着10万千瓦光伏电力通过升压站输送到山下的千家万户,这条蜿蜒在杨家山上的道路,将成为连接未来清洁能源与当地生活的关键纽带。(特约记者 程张倩 通讯员 张睿 胡洁琳 戈丹 封佰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