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邓海波: 跑出致密气上产 “天府加速度”

12月的清晨,嘉陵江右岸的最大支流——涪江白雾弥漫、水汽翻腾。就在涪江流经的川中大地,从地面往下2000米至4000米处,有多条古老的河道,形成一套巨厚的陆源碎屑岩与湖相碳酸盐岩沉积,陆相致密砂岩气、页岩气和页岩油被认为“均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然而,川中大地陆相致密气开采就像冬日的涪江一样,由于河道砂体有效储层薄而窄不易寻获,当初大规模上产的前景并不像现在所展现的一样明朗。

当年在川中上三叠系须家河组,两代人干了20年也未能实现致密气规模效益上产的突破,沙溪庙组干得出来吗?

在普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西南油气田公司致密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部副经理、总地质师邓海波顶着压力和质疑,带领团队用六年的时间,跑出了天府气田致密气上产“非一般的加速度”。

目前,西南油气田公司致密气产量增量连续2年占公司整体天然气增量的40%以上,已成为公司增储上产的新阵地。

破局!

勘探开发一体化快速落实资源

走进邓海波办公室,墙面上“西南油气田公司致密气核心建产区勘探开发现状图、勘探开发形势图、天府气田简阳区块井位部署图”三张大图引人注目。

“这张图上红色的是河道,像蚯蚓一样,分布不均匀、连续性不强。”邓海波指着简阳区块井位部署图说,“这就是四川盆地致密气藏的一个特性。”相比起常规气藏,致密砂岩气藏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更低,储层非均质性更强,开发难度高。

时光回溯到2003年,邓海波从西南石油学院毕业后进入川中油气矿,主要从事地质勘探和现场油气生产管理工作。从2018年开始,他开始主攻致密油气。

“最开始接手沙溪庙组致密气的时候,有点惆怅,心里没底。”邓海波回忆说,当时他干了十年须家河致密气,产量低、气藏含水、稳产能力差,容易被水淹,一年最多完成十亿方产能。

沙溪庙组致密气会不会重蹈覆辙?如何快速规模增储上产、给团队带来信心,成为邓海波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拦路虎”。

“打蛇要找七寸,上产要抓重点。”邓海波和团队打破常规勘探开发节奏,推行“老井上试与新井钻探相结合、探井与开发井统筹实施”的高效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老井快速证实含气性,探井兼顾试采建产,开发井兼顾评价增储,勘探开发一体化高效推进增储上产。“记得刚接手致密气的时候,我们把工区范围内2000多口老井全部翻出来复查,搞测井评价、查录井资料和油气显示、勘查井场、评价井筒情况,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终于选出一批试修目标,第一批实施的4口井全部获气,一下就提振了信心。”在老井成功基础上,团队加强地质综合评价,部署探井和开发评价井落实储量和提高产量,五年时间快速落实“盐亭沙二、简阳沙一、简阳须四、梓潼沙一”4个千亿级储量区,探明“盐亭沙二、简阳沙一”两个千亿方大气田,完整建立三级储量序列,基本落实致密气万亿增储有利区,夯实致密气快速上产资源基础。

高效!

50万方试采规模干到150万方

“2019年在勘探评价取得突破后,编制了致密气第一个试采方案——秋林16井区试采方案,报审的150万方/天试采规模最终只批复了50万方/天,估计对我们没信心,没想到真干到了150万方/天!”邓海波闭上双眼足有十几秒,思绪仿佛回到了当年那个振奋人心的时刻。他说,这个消息在集团引发震动,不少领导到现场查验效果,发现确实如此,“一炮打响也让团队信心大振。”

“现在我们正在实施的盐亭区块开发方案,建产井少用了5口井,稳产能力也很好。三台区块开发方案、盐亭金华51井区开发方案目前指标较方案提升10%以上。”邓海波说道。

创新!

地质工程一体化插上翅膀

学习、借鉴、创新,这是邓海波在多年工作中总结的“六字真言”。虽然站在前人的肩膀可以少走弯路,但完全的“拿来主义”也不可取。地质工程一体化是致密气规模效益开发必由之路,在致密气开采初期,邓海波和团队大量借鉴兄弟单位经验,但实操中发现了很多不理想的地方。

“致密气开采最大的难点之一在于发现‘甜点位’。”邓海波所说的“甜点位”就是富含气的储层,想在手摸不到、眼看不见的幽暗地底发现“河道”的具体位置,并预测哪些“河道”段富含气,需要“火眼金睛”的真本事。比如早期地震资料浅层覆盖次数低、河道预测精度低;公司2018年以来加大浅层三维地震采集,创新形成适合四川盆地致密气勘探开发的地球物理技术,有针对性地规模应用“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实现窄河道全方位高覆盖地震信号获取和精准预测,大幅提升了隐蔽型河道砂体的地震识别能力。同时,探索形成窄河道砂体雕刻技术,有效识别宽50米、厚6米的河道储层。

还有早期实施井普遍储层钻遇率低、加砂改造工艺不适宜、砂堵等情况,测试产量增长不高。团队仔细琢磨问题所在,半年内组织了5次规模较大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分析,逐渐找到了主要影响因素,在部署上形成“强振幅+大夹角+低泊松比”井位部署模式,在实施导向跟踪上形成了地质-地震-工程一体化跟踪模式,强化地震“1+N”迭代,实现水平井优质储层钻遇率由早期69.3%提高到90%以上;在压力参数上制定“一井一案”“一段一策”的差异化方案设计和工艺技术,优化了段长、簇间距、改造规模等参数,把不同区块、不同地质特点的砂岩治理得“服服帖帖”。近三年,致密气探井成功率85%,开发井有效率98%。

最终,通过“一体化研究、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团队搭建协同攻关平台,探索出5大系列72项特色技术,形成了适用于四川盆地的致密气勘探开发技术图谱,取得科研成果20余项,先后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西南油气田公司特等奖等。

“之前我们学习的兄弟单位,现在反过来向我们学习,很有成就感。”邓海波感慨道,“我们不断在失败中总结、完善、固化、进步,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长年通宵达旦地编审方案让今年44岁的他落下了腰病,坐一会儿就要用手揉压腰部。

加速!

突破常规产能建设工作节奏

“与之前相比,现在的节奏加快了很多。”邓海波说,致密气工区范围广、业务链条长、建设任务重、上产节奏快。他们推动项目制管理,坚持一体化统筹,大胆创新产能建设模式,不走寻常路,逐步摸索出“试油测试+排采生产+一体化脱水脱烃”三同步快速建产模式和“本井排采生产+邻井排液试油+平台正式建设”开发管理模式等“西油秘籍”,大大加快了“储量向产能、产能向产量”的转化,天府气田盐亭区块开发地面工程4个井区均实现当年批复、当年建成、当年达产。

目前,天府气田致密气配套建成40亿方年产规模,日产气突破1300万方,实现跨越式增长,快速形成50亿方上产新格局。

“快”的同时也注重“省”,通过全面国产化工具设备,固化井工程技术模板和地面标准化工艺流程,实行大平台井位部署和工厂化钻试作业,实现全业务链条控投降本和提质增效。目前天府气田沙溪庙组致密气单井井工程投资下降27.9%,亿方产能建设投资下降32.8%,勘探开发效益大幅提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邓海波坦言,未来,天府气田致密气上产面临的挑战会更复杂、更艰巨,比如沙溪庙组低压低丰度气藏、须家河组孔隙性含水气藏有效开发,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跑出致密气上产“加速度”,为建设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方级产能基地贡献力量。(党宣)

--> 2024-12-31 党宣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20537.html 1 邓海波: 跑出致密气上产 “天府加速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