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部
穿越时间的洪流,我们又迎来了一个365天的交替。
站在历史的转角,回望2024年,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子,却已充满了意味深长。在岁月的长河中,正是这诸多默默无闻却又实实在在的点滴日常,奠定了四川油气田生生不息却又极具韧性的成长。每一个“小目标”汇聚成了“大梦想”。而身处其中的川油人,付出与坚守,忙碌与耕耘,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企业高速发展的宏大叙事中,找到个人坐标和价值,成为不平凡的普通人。
如同往昔,川油人身着红工装,在这一年里遇见了更广阔的世界——在川渝大地看千山带夕阳,在塔克拉玛干遭遇漫天沙尘,在云贵高原守护“缅气入川”,在阿姆河畔观大漠日出,在柴达木盆地力行“缺氧不缺精神”,在长江边上感受输气管线的气流与江水声共鸣,在苏里格见证和谐共处的钻塔与牛羊群……扛过压力的背后,壮举发生的背后,纪录刷新的背后,是川油人克服艰辛、艰苦、艰难的焚膏继晷与汗流浃背,是川油人将“我为祖国献石油”作为前行路上的永恒誓言。
每一位川油人,将小我融入大我,让四川油气田于奋进之年展现奋进之姿,开拓之年开拓新的境界,目标坚定,队伍强劲,资源向好,环境有利,势头正盛。
聚集在党旗之下,这一年,川油人一如既往坚定不移跟党走。四川油气田全面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又一次擦拭初心,领悟要义,笃行奋楫,凝心聚力攻坚、奋发进取攀高。
山河壮阔,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四川油气田的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同频共振,始终肩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与担当,产气量从微不足道到汹涌澎湃。1950年,四川盆地天然气年产量0.053亿方。2024年,年产气量再次突破400亿方大关。这一年,国内最大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龙王庙组气藏累计产气突破800亿方;我国最大页岩气生产基地——川南页岩气田累计产气超800亿方。
回首过去,川油人一路浩荡。筚路蓝缕时奔走山野、垒土为室;波折沉寂时探寻淬炼,永不言弃;旌旗招展时乘势而上、再接再厉。这一年,川油人牢记嘱托,要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把产能搞上去!油气田召开“高质量上产500亿”工作部署会,似沙场点兵,向500亿冲刺的号角全面吹响。
驯缚高含硫。这一年,中国石油首个自主开发的特高含硫气田——铁山坡气田达产一周年,6口井,每日产气460万方,汇入全国管网,一年累计产气15.71亿方,惠及2亿居民。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石油在特高含硫气田开发领域取得新突破,更是川油人在大巴山的怀抱中,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注入的新动能。
“川军”进军塔里木盆地33年。这一年,川庆70292队创造历史,成为塔里木油田年进尺首破3万米的钻井队。塔里木油田2012年单队单机年进尺纪录破2.9万米,12年后的今天,单队单机年进尺终于突破3万米。短短1千米,跨越12年,这背后是川油人攻坚克难、争作“复杂油气攻坚领航者”的底气和锐气。
新赛道、新气象,蓄力、释放、昂扬、向上!这一年,我国首套气田水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及达标处理试验装置在威远成功投运,西南油气田公司在“天然气+伴生资源”的绿色能源发展领域取得新突破。这一年,川庆钻探公司被确定为集团公司大集中ERP首批上线的10家单位之一,一场触及企业文化、业务模式,影响深远的管理变革在鏖战中酝酿。这一年,西南油气田公司国际标准化工作迈入新台阶,4项提案在ISO正式获批立项,创造我国企业在ISO一次性通过4项国际标准提案的首个案例。这一年,川庆钻探公司成功进入土库曼斯坦里海油服市场,为后续加快推进“做强中亚”、拓展市场提供了有力支点和奋斗方向。
光阴似水,难关如铁。在这片气象万千的热土上,新的历史正等待起笔开篇,高质量上产500亿的宏阔目标已然明确,每一个或生动、或鲜活的细节都写满了川油人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与信仰——开发一个气田,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我们深知,开油找气的过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曲径通幽,是起伏跌宕。拼搏路上,无疑将面对愈加艰辛、艰苦、艰难的跨越,越进越难,越难越进,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深感责任重大,比任何时候都充满信心,也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梦想,更比任何时候具备践行承诺的潜力。
心有所向,勇往前行。让我们把时光的交替与目标的接力融为一体,续写昨日的灿烂,铸就明天的辉煌,以澎湃之势,共赴下一场山海,不负川油之名,不负时代之幸。
2025年,万事定称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