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金陵行记

□李静

我有过好些说走就走的旅行,随性且算不得优雅。就像热气球,慢腾腾地飞升,却不太控制得了水平方向上的速度。这事儿得依仗天气。

恰如六年前一时兴起去了趟南京。当时也正逢12月中旬前后,寒潮来袭。这座六朝古都冷起来也是深具历史厚重感的。风虽并不迅疾,但却穿透了我在家乡买的羽绒服。“好冷啊,”同行伙伴忍不住带哭腔地说出了我的心声,旋即又补充道“忍一忍!想想那些年,我们这点冷算什么!”意志力满分。就这样,我俩一起哆哆嗦嗦跌跌撞撞地在南京旅行了五天四夜。

南京博物院。

当时正遇意大利文艺复兴原件展,甚至有达芬奇和拉斐尔手稿,最显眼的是《大卫》复刻雕塑。还有中国艺术家王瑞琳创作的《逐梦记》,他的雕塑作品被南京博物院收藏。我就站在那匹汉唐风骨的骏马旁边,一时语塞。此前听闻“云从龙,风从虎”。王瑞琳的马,却是体态如云中龙,神情似虎驭风。龙马精神如果可以具象化,大抵就该是这个样子,不能更妙了。

一座南京城,半部中国史。南京博物院,古香古色的建筑,不漏古今中外的丰富藏品。早上蹦跶着入馆,直到闭馆被工作人员请离,才拖着两条腿出馆,竟然还没看完。出馆后我俩百感交集,除了吃顿饱饭,还得汲取些精神食粮才能平复心情。我跟朋友对视一眼,异口同声说:“凤凰书屋!”凤凰书屋是一家24小时开放书店,存量丰富,设施齐全到配备全天候咖啡奶茶甜点供应,属于体贴到“胃”的城市港湾了。我翻开一本《设计中的设计》在窗边位置坐下,就看到朋友抱着一大摞天文地理人文书籍过来,兴奋得不行说“这里好温馨,我都想住下了!”

我望着她忍不住揶揄“你确实可以考虑住下,搬这么多书,你啥时候啃得完?”她愣一下就放飞自我了,“那我不管。”

第四天我们坐上任意一班公交,听车上老人寒暄的南京话,看年轻人的步履匆匆,随机择一处下车,去老街旧巷,去菜市场,有些散客在拍照打卡,“有啥不同的,自己城市住久了想到处跑,真待下来生活又不愿意了。”水果摊老板跟同行调侃着,我有些口渴秤了些他的橘子,“叔,你咋知道他们不愿意呢?”老板嘴一咧笑开了,“摆个造型拍张照能有啥感受,你吃了这橘子才算感受地道南京滋味。”

地道橘子吃上了,地道美食没有,最后一天气温降至零摄氏度猜到了,第一顿和最后一顿大餐吃火锅是没料到的。朋友躲闪着我的视线,“太冷了吃点辣椒抗寒,不是你想的那种火锅,这家店远但可好吃了,分量特别足。”又是一小时车程过去,老板从前台休息椅爬起来打了个长长的呵欠,热茶下肚,规划第二天的回程,直到牛羊肉如一面墙般地推来,“慢慢吃,后面还有。”拖着松弛的步伐老板走回前台继续小憩,渐至饭点,吃吃停停,一桌来一桌又去,进来的出去的头顶都一缕白烟。最终我和朋友在没有浪费的情况下互相扶持着起身,老板懒洋洋道了声“欢迎下次再来”,我们推开门有东西飘进眼里,下雪了。

回程路上兴奋地计划着以后再来,为博物馆,为24小时书店,为那家超级实惠的牛羊肉火锅。行李箱里没有特产,有五六本新书,在家就没书店里那般废寝忘食了。说到食,得吃几天素菜,或者橘子。习惯做好攻略再出门的我,对这一遭毫无准备的旅行印象颇深。六年过去了,朋友已在另一个城市定居,约定的南京再旅还未履行。2024年的冬天,因冷空气袭来引发了这段回忆,也许我该给朋友发个信息,也许她也正拿起手机。

--> 2024-12-26 李静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20467.html 1 金陵行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