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雪线之上的“环保锦网”

联队HSE主管检查溶洞检波器埋置情况

检查偏移后的井位合理性

排列人员将溶洞里的检波点埋置到坚硬的冻土里

施工人员悉心保护溶洞生态

雪地里的布线作业

对溶洞进行实地踏勘

□刘天狐 朱昱行 丁鹏 邱俊 岳冰心 摄影报道

12月21日,在江油市著名的地下天然溶洞金光洞施工现场,物探201-211-255-259联队的排列队员正艰难地进行布线作业。2024年绵阳北三维勘探项目是国内最大的三分量地震勘探项目,此次施工也以此奏响了与大地“对话”的乐章。

据记载,金光洞自商朝时期便被发现,洞内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岩溶地貌令人叹为观止,留存的古代文人墨客题刻、碑记以及雕像、壁画等相互交融,极具价值。

联队HSE主管姚志武表示,近年来,施工中对勘探过程中的噪声、震动、水质、土壤等环境要素都要进行实时监测,特别强调将环保责任细化到岗位,实施闭环管理机制,同时还要求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石油地震勘探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面对地下天然溶洞,物探公司在项目施工前,针对该重点区域升级HSE管理措施,强化员工绿色施工理念,并加强基础知识、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的培训,执行考试合格上岗制度。

为了保护金光洞,物探公司201-211-255-259联队运用无人机航拍、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先进技术,精确绘制溶洞分布地图,并对溶洞周边地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他们采用微震监测技术,分析判断潜在地质活动,制定个性化的勘探方案,精准避开溶洞敏感区域,将钻井、民爆工序全面偏移到安全标准范围以外。

金光洞地势复杂。随着前期踏勘工作的逐步完成,金光洞物探项目进入排列放线施工阶段,目前海拔1500米以上全部是积雪。“为了兼顾地震波采集和溶洞保护,有的线布在溶洞上,有的线布在溶洞里,涉及洞内生态的地方我们尽可能不去打扰。一公里的排列,我们要绕行很远,洞外洞内联动跑好几趟。”排列组组长刘兵说道。

施工人员在追寻地质奥秘的同时,也注重安全布局,在震源采集中,他们设置了特殊的减震缓冲装置,有效控制震动波的传播方向与强度,减少对溶洞的影响。

此外,施工人员还通过实时监测系统,对溶洞区域的地质参数、震动幅度、岩体应力变化等进行不间断监测。项目部负责人王铎翰表示,他们在追求地质资料品质的同时,也致力于保护好江油的地下溶洞生态与文化遗产,确保地震勘探不对溶洞造成丝毫影响。

--> 2024-12-26 刘天狐 朱昱行 丁鹏 邱俊 岳冰心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20459.html 1 雪线之上的“环保锦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