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冰与火的测量之歌

□张野 刘红林 姚冰 文\图

12月10日至11日,新疆阿克苏地区突降大雪。12日,雪止风歇,然而当日录得的最高气温仅为-9℃。东方物探西南物探分公司山地物探项目部的雄英三维项目工区内,皑皑白雪覆盖农田、薄薄冰凌铺满灌溉地。测量队员蹚过水面的哗哗声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在广袤的雪原上共同构成了一幅“热烈”的画卷。

项目工区内农田、果林等占比为76.34%,对测量而言,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最棘手的就是穿越灌溉区的测点标识。

尽管套着两层袜子,在穿上连体式橡皮工作服和雨鞋的时候,同行的伙伴还是给王波找来一堆蓬松的芦花垫在雨鞋里。他说在冰水里泡久了,那股寒意会透着脚底往上窜,厚点,终究会好些。

拨开水面薄冰的时候,随着四处涟漪泛起的波浪,吱吱嘎嘎的破裂声不时回荡在周边。脚踩着深浅不一的淤泥,王波的每一步都走得步履蹒跚。根据HSE安全要求,每个人在水中连续作业的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这样规定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体出现失温状况的风险。

结束完17个测点的施测工作,迅速到岸边换好棉衣棉裤,王波的脸和手都被冻得红彤彤的。他自己倒未觉寒冷,除了手部与脸部之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反倒暖烘烘的。周围的同事们见状,纷纷打趣他,笑言他已然忘却了在安全培训时着重强调的要点:于极寒条件之下,身体会本能地“舍弃”诸如手脚和耳朵等器官,以此确保核心体温的稳定。

下一段测点分布在已经栽育的冬小麦地里。历经了两天两夜的大雪堆积以及陡然下降的气温肆虐后,在地底与表面雪层之间已形成了一层脆弱的薄冰。为了防止摔倒,也为了尽量避免对农作物的践踏损害,队员们小心翼翼地沿着第一个人的脚印依次缓缓前行。

行进的路上,周遭一片白茫茫,脚底薄冰破裂声不绝于耳,空荡荡的大地上只有孤零零的几个红装踽踽独行。

王波他们索性放声高歌,任由那豪迈的歌声悠悠飘荡在空寂清冷的雪原之中。这空旷之中的袅袅回音,似乎能让他们感觉到仿佛有人在遥远之处予以回应。隐隐约约之间,似乎真的能听闻有歌声相和,那是他们在冰寒孤寂之中自我慰藉与鼓舞的独特方式。

每天,他们都需至少完成150个以上的测点,冷与暖的瞬间交替、冰与火的体感转换,会在刹那间完成,他们宛如跳动的火焰,用脚步丈量着雪地,用意志对抗着严寒。

--> 2024-12-24 张野 刘红林 姚冰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20450.html 1 冰与火的测量之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