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附子与白鹭

□张一杰 刘天狐 朱昱行

江油城南,普照村附近,有一片附子种植基地。

“我1973年出生,打记事起,这儿每年都种附子。”村民赵泰开着拖拉机松土,被挖出的虫子暴露在阳光下,附近的白鹭纷至沓来,跟在拖拉机后享受“自助餐”。“每年十月底至十一月初,我们就会种下新一轮的附子,这群白鹭懒得去捕鱼,就飞来田里吃点东西。”赵泰笑着说。种植附子是普照村的传统,作为一种药材,附子用途广、市场需求大、种植难度适中,是当地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物探公司负责的绵阳北项目工区恰好覆盖这一片附子种植地。一千四百余平方公里内,麦冬、柑橘等经济作物种类数目繁多,涉及万余个激发点的布设,自然、民生、勘探三者的微妙平衡,是打通协调工作“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虽已入冬,江油市仍阴雨连绵,红工装是这片土地上最艳丽的色彩——几位协调组成员正走访各个村委会,了解村民们的态度和需求。

在联队“4+1联合定井”方案中,村干部是不可或缺的“1”。走访期间,协调组成员以村干部为切入口,了解村民的难处和需求,设身处地为村民思考,耐心讲解,提出了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协调组只是“4+1”的一环。江油市彰明镇上空,无人机轻盈地穿梭于蓝天白云间,下方是一片片绿意盎然的附子田。施工组操控着这小小的飞行器,仔细记录下每一块田地的位置信息,并将这些数据连同高清照片一起传回给联队测量组,再进行观测系统偏移。

“借助这些资料,我们能更加准确地避开农作物根系密集区域,做到既不破坏自然之美,也保障工程顺利推进。”测量组组长涂本先如是说。

工区内高速铁路、密集鱼塘、房屋等星罗棋布,不少村民反映,施工期间人员穿梭,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针对村民的需求,物探队灵活施策,以责任分区明确职责,持续沟通协调各方,采取错时作业与先进震源技术减少干扰,最大程度减小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协调组离开时,天已放晴,夜幕降临。采集施工区分时设置值班人员,当炮声的低鸣微微响起,“守夜人”便迅速响应,及时化解,没有惊动一只白鹭,没有弄坏一株附子。村民的美梦仍旧酣畅,保障工程的脉搏在夜色中平稳跳动。

--> 2024-12-21 张一杰 刘天狐 朱昱行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20425.html 1 附子与白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