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末,正值页岩气项目经理部成立十周年之际,四川科宏公司的“红工衣”团队走进了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此次,他们以“忆十年印记,共绘蓝图”为主题,与页岩气项目经理部在四川省威远县共同开展设计回访活动。
过去的十年间,四川科宏公司实现了从“0”到“1”的飞跃。面对页岩气领域的空白,他们通过简化优化工艺流程、推行一体化设计、研发地面设备以及提供贴身服务等举措,持续为业主提供了全方位的设计服务,为威远页岩气田的开发与安全生产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0开始的量身定制
11月26日,在页岩气项目经理部首气实现的威204集气站现场,骨干设计人员李波分享道:“2014年,页岩气地面建设刚刚起步,我们面临着标准规范缺失、认知不足、技术储备匮乏等挑战,一切只能从‘0’开始。”
威204集气站作为页岩气项目经理部成立后建设的首座中心集气站,承载着威204H1、威204H4等平台所产页岩气的集中收集与处理功能,备受各方瞩目。四川科宏公司根据集气站生产过程中含水、含砂量大的特点,进行了量身定制。在试采流程至正式流程中,引入了临时生产流程,有效节约了成本。同时,还积极投入研发,从专利产品单井气液砂分离撬到“两相流计量撬+气液砂集中分离撬”模式的创新,实现了占地面积和站场施工时间的双重节约,也达成了整体集气站快建快投的目标。该站建成后迅速成为当时的页岩气开发示范井站。
在此过程中,设计团队充分发扬“攻坚克难,争创一流”的四川科宏精神,在实践中锤炼、成长,逐渐形成川庆钻探公司地面建设的首个企业标准——《钻前-地面一体化设计准则》。这一准则为集团公司川南页岩气后期类似项目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参考。
钻前工程的一体化设计
12月9日,由四川科宏公司设计的国内首个四台钻机开钻的威204H34平台已经连续安全运转超过1300天。该平台采用钻前地面工程一体化设计,于2018年10月26日顺利开钻,标志着国内首次实现四台钻机在同一平台上同时作业。
项目负责人李平介绍道:“以往最多是双平台两台钻机作业,而这次是四台钻机,且三面陡崖,地理位置受限,对我们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接到设计任务后,四川科宏公司设计团队与业主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沟通,确保实时交流。通过紧密协作,团队充分理解业主需求,并对项目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勘查,确保了平台布置的合理性。
驻现场服务的设计人员回忆道:“即使工作再晚,我们也会前往业主驻地,共同探讨设计细节,解决临时占地和公路承重等问题。”最终,该平台采用了四川科宏公司的钻前地面工程一体化设计方案,有效整合了资源,减少了环节衔接风险,增强了工程的稳定性和系统性。该方案成功应用于页岩气开发,并得到大面积推广,已有上百座钻井平台应用了该设计。此外,该方案成果还被纳入国内首套体系完善的页岩气地面建设标准化设计《中国石油页岩气地面建设标准化设计》,并于2020年5月28日正式发布实施。
贴身响应的紧密合作
从2014年到2024年,威远页岩气田的年产量从10亿方增长到40亿方并保持稳定。四川科宏公司与页岩气项目经理部紧密合作,通过贴身式服务实现了零周期生产模式。这不仅确保了项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还创造了全年365天中有320多天保持超产的佳绩。初步实现了气田的规模效益开发,川庆威远页岩气也成为西南油气田公司上产500亿目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作过程中,双方不断总结经验、共同讨论、持续局部调整,逐步提高技术方案的现场适应性。负责威远页岩气田区块的骨干设计人员王明春在采访中说道:“我们与业主建立了高效的沟通机制,通过设置专门的沟通渠道、强化跨单位跨部门协作、优化管理流程等举措,最终量身打造符合业主需求的协作方案、生产方案、设计方案等。”
四川科宏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陈亮介绍道:“十年来,页岩气项目经理部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而我们则向业主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我们共同努力实现了威远页岩气田整体效益开发的目标。”
“十年间,我们与业主共同成长、相互成就……”这是每一位参与了川庆威远页岩气项目的科宏设计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展望未来,四川科宏人将继续以客户为中心,无论是管理模式、设计服务还是技术研发方面,都将持续提升水平、打造品牌,竭诚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聂春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