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铜锣峡储气库采气系统投运成功,采气瞬量达预期

持续增强区域天然气调峰能力

本报讯 (特约记者 丁会 通讯员 敖艾菲)12月15日,国家和重庆市重点工程铜锣峡储气库建设项目天然气净化处理装置投运成功,采气瞬量达预期,进一步增强了重庆天然气调峰能力,有力保障区域能源供应、民生需求,推动经济发展。至此,重庆地区形成相国寺储气库、铜锣峡储气库、黄草峡储气库“一寺两峡”3座储气库格局,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重庆地区冬季天然气保供注入了强劲动力。

此次投运的铜锣峡储气库是国内首座异常高压裂缝型储气库,也是“西南储气中心”重点建设项目,是中石油与重庆市政府的合资合作项目,功能定位为重庆区域天然气季节调峰和民生保供。

储气库的“前身”是铜锣峡气田,历经30余年开采,为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贡献天然气能源后,逐渐成为枯竭气藏。2018年,经过多方调研论证,西南油气田公司设计把铜锣峡气田转为夏注冬采的地下储气库,由重庆气矿负责建库工作。

重庆气矿储气库建设团队采取边建边注气的建库模式,科学部署铜锣峡储气库建设项目预可研、先导试验、整体建设等全过程工作,优质、高效推进设计、采购、钻井、地面工艺等各项建设任务。

在建库选址环节,建设团队按照规避“三条红线”,尽量减少用地量的原则,充分运用已有的管线、增压站、集气站等,探索形成“老井扩建、分层合建,多系统共建”的集约式建库模式。

建设过程中,有序完成铜锣峡集注站边坡治理项目,顺利开展三座脱硫塔与两座吸收塔共五座重达570吨的巨型设备吊装作业,创新投用国内储气库首台压差发电机组,并推动控制系统国产化,打破技术瓶颈,保障系统安全稳定。同时致力于智能储气库“全面感知、自动操控、智能预测、优化决策”四大核心要素建设,采用信息化管理、数字化采集与可视化展示,构建三维模型加速现场融合。投运后,储气库管理系统将接入西南储气中心,实现“三位一体”自动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建设团队还克服建设期间遭遇雨季、高温等不利因素,按期完成注采气系统施工,确保项目按计划完工投运。

随着铜锣峡储气库项目从蓝图变为现实,这一枯竭资源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为了保障区域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也将成为我国储气库建设领域的又一典范。

--> 2024-12-17 丁会 敖艾菲 铜锣峡储气库采气系统投运成功,采气瞬量达预期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20355.html 1 持续增强区域天然气调峰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