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页岩气项目经理部威204H12-5井、威204H54-6井两口压窜井成功通过新型气举复产举措实现零成本复产,日增产气3.7万方。
9月以来,这两口井陆续受到平台压裂影响,导致气井生产裂缝水淹,无法正常产气,日产气量由3.1万方骤降至零。面对这一难题,该项目经理部制定针对性复产措施,采取传统方法,用天然气气举车对两口井进行间歇气举复产。气举期间带液效果良好,但停举后生产状况不佳,无法连续稳定生产,且连续气举作业费用高,投入产出比低。
既要实现压窜井复产,又要节约气举措施成本,该项目经理部组织了一次关于压窜井治理措施的专题讨论,深挖问题根源。经讨论发现,在使用天然气气举车复产时,复产需要的压力低于气举取气压力,增压气举设备未发挥增压作用。利用这个突破口,大家开拓思路、制定新方法,将外输管线连接至井口气举管线上。由于外输管线压力高于复产需要压力,可直接取外输气进行气举复产,并且巧妙加装针阀便于精准调控气举排量。经过5天验证,两口井重焕生机,产量稳步回升,实现日增产气3.7万方。
筑牢气井稳定生产“压舱石”的同时,攥紧降本增效“金钥匙”,页岩气项目经理部此次创新方法实现压窜井复产,为气井零成本复产积累了宝贵经验。(蒲林刚 黎纹莘 李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