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李传富 通讯员 王旭勃)11月7日18时,重庆气矿凉东2井开井并成功导入生产流程,这标志着已停产近12年的气井成功复活。截至11月10日,气井复产后生产趋于稳定,累计产气量已超过15万方。
凉东2井曾在2012年9月因气举未能复活而停产,当时已累计产气2.16亿方。今年,重庆气矿本着“挖掘老井产能,稳产老区气量”的出发点,加强了与川庆钻探公司的合作,对停产井的钻井资料进行了摸排。经过分析,发现凉东2井具备上试潜力,于是将其列入封原产层重新上试新产层的计划,并在10月上试时获得了工业气流。
为确保凉东2井能在短时间内顺利投产,重庆气矿细致组织开展复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制定了针对性的投运方案与应急预案,针对老井复产的难点进行提前预判和分析。同时,验算混配硫化氢的含量,并加强上下游的沟通协调,对复产临时流程进行检查,组织复产人员,确保井站值守后勤保障等工作的落实,从而推动了投运工作的高效进行。
在此基础上,重庆气矿在现场进行统一指挥和调度。按照投(复)产的相关管理要求,进行开井前的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和风险提示,并严格执行开井前的检查确认和开井复产操作程序。此外,还与试修公司开展联合分析与演练,确保了投产环节的紧密相扣和投产工作的及时完成。
同时,按照复产计划,重庆气矿的属地管理单位——大竹采输气作业区明确了分工和责任,各小组有序快速地推进测试流程转试生产流程、工艺参数检查、设备装置检查维护等工作。参战人员以“周末+白天+黑夜”的模式连续作战,提速提效推进气井的安全复产工作。
凉东2井的上试获气并实现快速复产,是重庆气矿全力冲刺年度产量目标的重要助力,同时也为西南油气田公司高质量上产500亿贡献了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