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小站清欢

□吴明嬡

去年8月,龙门气田天东56井老井复产,颗粒归仓。指尖划过这条喜讯,心为之一动。国庆前夕,接到一位老大哥来电说正式退休,他激动的腔调里有抑制不住的欢喜。热烈的恭贺后,彼此感慨不已,不由回忆起在天东56井度过的那段短暂且快乐的时光。

天东56井,是我们友谊开始的地方。

1998年初,一纸调令,我从卧龙河气田调到龙门气田。大约一个多小时,听到司机沉稳一声:“马上到了!”定睛一看,一座簇新的井站就出现在眼前。

几声鸣笛,一个高大的身影大踏步而来,他一边和司机打着招呼,一边热情地对我说:“欢迎,欢迎。”说话间,他已经帮忙卸下行李,安排好宿舍后,转身又奔进厨房张罗起午餐。

一顿饭的工夫,我知道了站上的大致情况。大个子叫任平,性格豪爽,站上的人都亲热地称呼他为任大哥。班长戴一副近视眼镜,跟我年龄相仿,随和可亲。另外一个女孩跟我一样家在七桥。因为新井投产,四个原本不认识的人相聚于此,携手走过一段难忘的岁月。

天东56井1997年底投产,产量高,生产平稳。我每次巡查路过井口,查看井温和压力,都被其强劲有力的气流声所感染,我喜欢上了这口年轻而朝气蓬勃的气井。

任大哥比我年长10岁,参加工作在钻井队,扛钻杆、拉钻机、立井架,什么活都干过,人随钻机动,四处漂泊,最远去过伊拉克。在伊拉克打井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他还将国内的风油精、清凉油带到伊拉克,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捧。后来辗转龙门气田一带打井,机缘巧合,他便转到了采气队。

心自由,天地阔,听了任大哥的传奇故事,我对他有了初步印象。不过有一点我百思不得其解,如此洒脱的一个人,为什么甘于留守在寂静的采气井站呢?

四个人三班倒,平时大家忙上班忙维保,一日三餐成了难题,我们三个年轻人经常胡乱对付了事。

任大哥喜美食,自然看不上我们对伙食的敷衍,他主动承担了做饭的任务。夏天,他脖子上搭一块白毛巾上阵,满脸大汗地在厨房跳“锅边舞”,颠锅甩勺炒菜一气呵成,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每每品尝丰盛的菜肴,幸福感极强,大家对任大哥的厨艺更是啧啧称赞。

一年中,最累的莫过于在酷暑天除锈刷漆、站场除草。这些所谓的苦活累活,在任大哥眼里,统统不过小事一桩。什么最累,什么最苦,他就去干什么,而且干得乐呵呵的。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整个井站的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世界杯,法国队对阵巴西队决赛。在任大哥的筹划下,我们将电视机搬到学习室外的露天坝,一张小方桌上堆满西瓜和花生,只待直播开始。静寂的夜幕下,井站除了天然气的滋滋流淌声,便是这一隅的热闹与欢笑。除了当班人员,我们齐聚电视机前观看了这场精彩绝伦的比赛,大家一起呐喊,一起欢呼,那些传奇的进球,那些激动人心的瞬间,让人心潮起伏,回味无穷。

一次和当地的老乡闲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指着天东56井的井口说:“这里以前是个喜鹊窝,常有喜鹊栖息枝头,你们石油人都是有福气的人哦。”我们听了付之一笑,没有放在心上。

有一天,任大哥的女朋友从开县来站上探亲,其容貌俏丽,未开口已含笑。不过三五天,她就和站上的人熟络起来。她带着我们骑自行车去赶乡场,开荒种菜,洗手作羹汤。我们终于明白,任大哥停留的缘由,是因为爱情啊,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两年时间内,我们四人先后离开这里。任大哥调往爱人家乡开县所在的采气队,凭借厨艺改行当了食堂管理员。他独创的大刀烧白和酱肉包子成为井队招牌菜,远近闻名,很多出差路过的石油人慕名而来,一时传为美谈。

20多年来,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任大哥一直在食堂乐呵呵地干着,一直干到了退休。而天东56井,却在这一年枯木逢春,再次焕发了青春。

--> 2024-11-14 吴明嬡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9860.html 1 小站清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