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沙漠中的人间烟火

□王正强 孙健 文/图

深秋,几场小雨下来,辽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竟有了一丝潮气,寒气逼人。这几天,原本杳无人迹的沙漠中悄然“长”出一座乳白色的帐篷城镇,车马喧嚣,人声鼎沸,打破了千年的沉寂。这里是西南物探分公司山地一队2024年度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阿满Ⅰ期三维项目野外营地,队伍中,有一抹格外温馨而坚定的光亮,那便是炊事员罗红和大哥大嫂的身影,他们为这片人迹罕至的荒漠带来一片人间烟火。

罗红三人,肩负着为一百多名同事烹饪一日三餐的任务。每当破晓之前,夜幕尚未完全褪去,星辰依旧微弱闪烁,罗红便轻手轻脚地起床,生怕惊扰了沙漠黎明的宁静,简单洗漱后,便匆匆赶往那简陋而温馨的厨房。大哥与大嫂紧随其后,三人默契地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荒漠中的野外生存,最大困难在于条件简陋,水电供应非常不稳,炉灶火力强弱不定,食材品种极不丰富。“条件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罗红的口头禅让人心安。虽然资源欠缺,但是菜肴必须丰富。在野外专用厨房有限的空间内,罗红熟练地生火、烧水,大哥与大嫂则在一旁洗菜、切菜,相互配合,井然有序。

等大伙起床洗漱时,营地里已经飘荡着馒头、花卷、浓粥和其他食物的香气。精心熬制的粥香气四溢,一个个馒头、花卷宛如一件件精致的手工艺品。看着大家按照自己的口味自助取餐时把餐盘装得满满当当,罗红的脸上就会露出满意的微笑,有时也会大声说:“量大管饱,按需取食,但是不要浪费!”每当这个时候,就会引起一片赞许的笑声。

早餐过后,三人没有片刻休息,立刻着手准备午餐。烈日当空,沙漠如同火炉,但他们一如既往地在狭小的厨房中煎、炸、炒、炖,每一步都细致入微。不一会儿,香气扑鼻的红烧肉、回锅肉、青椒肉丝等菜肴如同变魔术一样出现在案台上,让人垂涎欲滴。尽管汗水湿透了衣服,但他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很多时候要煮六顿,晚上十点多才收拾得完。”罗红指着餐饮安排表说,语气中透出一丝疲惫。小憩过后,又到了准备晚餐的时刻。经过一天的重体力劳动后,恢复身体状态需要大量摄入高热量、高营养食物,罗红根据员工的口味和营养需求,精心搭配每一道菜,有时是一锅鲜美鸡汤,有时是一道炖猪蹄。看着大家吃饱喝足,心满意足地擦掉嘴角的油渍,罗红便觉得一天的辛苦没有白费。

“大家都来自各个地方,口味难调。”罗红最为头疼的问题在于不能满足每个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面对大家的要求,他总是虚心接受反馈并改进,与员工充分交流,了解大家的喜好,并调整菜单和烹饪方法。罗红总是乐观地说:“大家的建议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会不断进步,让大家吃得满意。”

夜幕降临,塔克拉玛干沙漠重归寂静。罗红和大哥大嫂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帐篷时,已是满天繁星。罗红把这份繁重的工作视为责任,以乐观坚韧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全体员工提供餐饮保障,让大家有了回到家的感觉。

--> 2024-11-12 王正强 孙健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9826.html 1 沙漠中的人间烟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