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新区“夫妻档” 齐心共坚守

□向镇东 胡珊/文

特约记者 张庆洪 通讯员 李宇/图

秋冬交替之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再迎新成员。四川达州宣汉县境内,四川盆地渡口河—七里北气田开发建设项目快马加鞭。在这个当前国内自主开发的最高含硫整装气田之上,天然气净化总厂达州净化公司崭新的天然气净化装置在崇山峻岭之间拔地而起。

面对“安全规格等级最高、工业自控等级最高、智能化水平最高、技术经济水平最高”的挑战,纷至沓来的建设者中,一对对夫妻舍小家为大家,携手征战新区建设,在新时代攻坚上产的征程上,留下了净化儿女特有的情怀。

夫唱妇随

躬耕净化写春秋

和大多数净化厂员工一样,周彬、黎娜夫妇也是聚少离多。从生产技术干部到达州净化公司经理,周彬先后在垫江、万州、忠县及川东北等地工作。而今在新成立的达州净化公司,他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带领好干部员工队伍,为装置安全、高效投产交上完美答卷。

妻子黎娜当过车工、代课老师、化验分析工,随着渡口河集结号吹响,年近半百的黎娜从引进分厂抽调过来,紧急驰援实验室建设,肩负起开产所需药剂调配、仪器设备调试等工作,同时还主动揽下保洁、搬运等一大堆脏活儿、累活儿,毫无怨言地散发着自己的光与热。

同甘共苦

跨越发展亲体验

何兴川与司蜀秦相濡以沫三十余载,他俩情窦初开的岁月结缘于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座净化厂——天然气净化总厂渠县分厂。在临近退休的年纪,他们又响应号召,随着大部队来到中石油首个自主设计、建设、运营的特高含硫净化厂。

“结合渠县分厂水处理工段工作经验,我对新厂原水处理单元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了采纳。”何兴川说道。喜欢健身的他身体硬朗,刚在总厂首届游泳比赛中摘得一金一银,又携手妻子活跃在新区建设第一线。

“污水处理装置从设计到施工,集合了净化厂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为真正做到‘零排放’打好了基础。”谈到新区建设体会,多年从事硫黄成型操作的司蜀秦如数家珍。“我们一起学工艺、学流程,面对前所未有的特高含硫净化装置,必须慎之又慎、拿捏到位。”

扎根新区

青年担当做表率

“流程图可以在这里做个标记。”“我也来操作演示一遍。”听完新设备厂家工作人员现场讲解,作为目前渠县分厂唯一以净化操作分析专业调至新厂的龙宇,深知自己的岗位职责。她随身携带的一新一旧两个笔记本,密密麻麻爬满了小字,记录着对工作的思考和发现。

丈夫徐少堃毕业于四川大学,先后在长寿分厂和渠县分厂工作。自2020年进入川东北项目部以来,三口之家便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国庆节陪着8岁的女儿做了三天作业,我们就把她留到奶奶家,赶回达州净化公司现场。”长期在外并肩负安全生产管理重任的徐少堃,内心少不了对女儿的思念。现在,随着龙宇的到来,夫妻二人都明白,陪伴孩子的时光将会变得更加稀缺与珍贵。

老骥伏枥

钟爱一生成一事

“我要在新区站好最后一班岗,守护产品天然气达到Ⅰ类气质标准。”原渠县分厂生产办副主任冯莉不到一年就要退休,与瓶瓶罐罐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她,深知如何快速精准为天然气净化生产提供化验分析检测报告,护航企业绿色低碳、健康环保发展。新厂投产在即,她每天早早来到工地,清理化验分析物资材料,确认实验室药品器材,认真核对计划料表,做到了事无巨细、准确无误。

她的丈夫张庆洪是《中国石油报》《四川石油报》特约记者,虽已两鬓斑白,但仍然是活跃在总厂新闻战线上的主力。酷爱摄影和写作的他,用镜头和笔头记录下了现场拼搏的身影和故事。随着新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张庆洪还主动挑起后勤服务保障重担,妥善安排参建人员的吃住问题,及时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

达州净化公司投产在即,为实现“上得去、站得住、稳得久”的目标,助力西南油气田公司高质量上产500亿,全体净化人正勠力同心、接续奋斗。

--> 2024-11-09 向镇东 胡珊  张庆洪 李宇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9726.html 1 新区“夫妻档” 齐心共坚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