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李传富 通讯员 谭晓萍
11月3日9时50分,焦龙频繁进出压缩机厂房,这让刚来重庆气矿垫江采输气作业区卧南站的实习大学生郑忠佳十分好奇。他问师傅:“焦班长怎么跑厂房这么勤?”师傅张能勇回答:“卧48开井,他是担心气田水过多窜入压缩机,损坏机组零配件。”
性格活泼、谈吐幽默的焦龙今年51岁,是垫江采输气作业区卧龙河集气总站中心站A班班长。在生产一线扎根30年的他早已成长为一名技术能手。
1994年9月,焦龙成为石油大家庭的一员。历经岁月磨练,他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一路走来的心境:一定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会收获惊喜。在这种心境下,即使面临重庆气矿多数气井处于中后期开采阶段的现实问题,他依然成为学习技术、攻克难题、率先垂范的“排头兵”。
今年“十一”假期结束,高温退去不久的重庆格外凉爽。10月8日,卧龙河集气总站中心站下着小雨,焦龙早早来到增压机厂房内,对8台机组的运行状况逐一查看,先解决了3号机组动力缸水温高的故障,又处理了9号机组注油器动力缸柱塞泵不滴油的问题。1小时后,他才离开。这样“空了就去瞧一瞧”的状态,让他及时解决了很多机器小毛病。
4天后,焦龙巡检发现4号压缩机和6号压缩机动力缸火花塞点火出现问题,他迅速查找原因,发现是高压电缆线老化导致的接触不稳定。他立即组织人员停机更换火花塞和高压电缆线,到恢复生产仅用时40分钟。这些琐碎的工作周而复始地围绕着焦龙,他已经数不清处理了多少次。
作为技术能手,焦龙也解决了许多大问题,先后参与解决增压站节能减排、减轻机组负荷、提产增效等一线生产难题。在他心里,卧龙河气田的采气量随时间推移逐渐递减,得靠压缩机给力、增压机平稳运行才能保证天然气多采出,必须呵护好压缩机、及时消除故障。
此外,他还把“精细化管理,低成本运行”理念在工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从废弃材料里清理出10块ZTY470沙漠空滤粗滤芯,清理干净检查好作为备用件。“投入使用后不仅节省操作时间,还能有效降低安全风险。”焦龙说。粗略统计,新购置的ZTY470沙漠空滤粗滤芯单块价格就超过千元,通过修旧利废,他足足为公司节约了20多万元。
焦龙还十分关注人才培养,徒弟李毅获得西南油气田公司增压机竞赛冠军。工作30多年,焦龙先后为作业区及兄弟单位培养了多名优秀班组长及技术骨干。“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在关键时候攻坚克难,为企业排忧。”焦龙常常这样和徒弟说,而他也是一名很称职的榜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焦龙在石油企业这一路走得很坚定,他践行“奉献每一方天然气”的铮铮誓言,换来万家灯火的温馨一幕。而像他一样还有无数石油人,在超越自我的道路上绽放出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