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川
上个世纪80年代,在川渝的石油家属院中,似乎都有那么一棵黄桷树,除了落叶时短短几日的璀璨金黄,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枝头满绿,宛如一位伟岸的守护者,成为家属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自幼生长的川中矿区石油家属院,就屹立着这样一棵黄桷树。它,见证了我的成长历程,目睹了大院的沧桑变迁,是我童年时光最为亲密的玩伴。
记得三十年前的夏天,那时,没有空调的冷风,亦无喧嚣夜市的繁华,唯有那悠悠的自然风,带来丝丝凉意。傍晚时分,黄桷树下开始热闹非凡。大人们手摇蒲扇,在树下悠然纳凉,讲述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我和小伙伴们,则在一旁欢快地吃西瓜、捉迷藏。微风轻拂,氤氲的空气中弥漫着西瓜的清甜香气。一到晚上八点,我们总会满心期待地围在昏黄的路灯下,等待杨爷爷的到来。杨爷爷时常身着一件白色背心,手中紧握着一个写有“为人民服务”的白色陶瓷杯。只见他落座于黄桷树下,轻抿一口浓茶,深深叹口气,声音低沉而有力:“想当年啊,战场上硝烟弥漫……”每次相同的开场白,却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他那段燃情岁月。
彼时,月光透过叶子落下斑驳疏影,我们听着故事,透过树叶缝抬头仰望,将梦想悄悄装进那璀璨的星空之中,畅想着成年后的精彩世界。那时候的日子,简单质朴,却满溢着快乐与温馨。
三十年时光悄然流逝,石油家属大院的房屋,虽已有些陈旧,却散发着浓郁的历史韵味。大院里的人们大多已搬离,曾经的热闹繁华已如烟花般消散,唯有院里这棵黄桷树,依旧郁郁葱葱,为岁月遮风挡雨,掩映着逝水年华,从容不迫。
对我而言,黄桷树,它不仅仅是一棵大树,更是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在我心中,黄桷树代表着一种“有容乃大”、坦荡、包容的人生态度。它根系发达,广纳四方水分营养,让自己茁壮成长。它如一位智慧的长者,默默教导着我为人处事的原则,让我逐渐领悟到“容之道”。记得在一次由我主持的天然气客户部门例会上,大家对如何清理天然气“0”方量气表争论不休,有人主张传统人工上门核查,有人提议直接关阀处理。此时,黄桷树的包容精神在我脑海中浮现。我尝试去理解和接纳不同的意见,按长期未用、周期性未用、在用无法抄表等三类情况进行台账建立,对未用用户做远传关阀处理,对周期性未用用户作关注处理,对在用无法抄表用户安排人员上门维修并作销项。通过整合各种优势,我们团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黄桷树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它能适应任何一种生长环境,不论富饶之地还是贫瘠之壤,它都能无所畏惧,坚忍不拔地生长。夏天的川渝地区烈日炎炎,有时一个月不下一次雨,很多树木难与酷暑为敌,纷纷萎靡,只有倔强沉默的黄桷树,伸枝散叶,敢与太阳保持对视。它是我以之自励的精神符号。
今年下半年,单位需要派人到区外锻炼,我主动报名,放弃了在重庆主城区的工作,选择背井离乡远赴云南区外市场开辟新的工作战场。有同事和朋友面对我“自找苦吃”的行为感到非常不理解,但我知道,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
“自找苦吃”不是受累受苦,而是敢于“爬坡上坎”、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担当。
秋风乍起,树影婆娑。走在街上,望着道路两旁摇曳生姿的树木,我的脑海中常常浮现出家属院里的那棵黄桷树,以及树下讲故事的杨爷爷。当年那群围在黄桷树身边的“小树苗”们,亦如蒲公英的轻盈种子,随风飘散,飘落在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渐渐地,成为了一棵棵参天大树,如同曾经的黄桷树一般,伸展着繁茂的枝叶,为他人撑起一片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