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让每一方气都颗粒归仓

——重庆气矿大竹采输气作业区老井挖潜小记

□特约记者 李传富 通讯员 王旭勃

9月30日,已工作31年,年满51岁的重庆气矿大竹采输气作业区张家场中心站站长王明兵,想起前几天员工们不顾辛劳,人拉肩扛地自发将设备和水搬运到80米外的井口实施气井挖潜的场景,至今仍感欣慰。

面对近20年无一口新井投产、气井递减率加快、用户用气量增加的现状,作业区在措施挖潜上深耕细作。作业区5名领导各带一个挖潜小组,围绕挖潜增效主题,每月制定活动计划,落实“一井一策”制度,持续推进动态分析常态化和产量业绩承包责任制,让每名员工都成为推动产量增长的主力军。1月至8月,作业区就成功复活5口老井,采气180.1万方;41口泡沫排水井实现采气7205.1万方。

3月4日,作业区党委书记李建川在调度室指着实时更新的数据,与技术人员讨论道:“成19井和成18井已关停2年多,关井的油套压比输压高,可以查一下关停前的资料,结合情况开展老井复产,争取挖潜见成效。”作业区技术信息室和文星中心站组成的挖潜小组迅速行动,查阅两口井的原始资料,反复比对生产数据,本着先易后难的思路实施气井挖潜。3月18日,成19井在放喷5小时后成功复活,每日获气0.15万方。4月至6月,又对成18井采取油管加注解堵剂、放喷提液、套管试采和井口流程改造等工艺措施,成18井每日获气增至0.65万方,截至8月已贡献产量102.5万方。

挖潜的步伐从未停歇。5月8日,作业区经理韦元亮在生产现场提出:“观音桥气田已经停产7年,天西004-1井现在的压力达到29.2兆帕,建议恢复流程,摸索生产能力,制定合理的制度复产。”副经理周仁也分析指出:“观音桥气田3口井和七里7井都是因水淹而停产,目前关井压力都在上升,可以开井摸索生产潜力,提升气井的采收率。”

石桥中心站对七里7井和天西004-1井进行全面分析后,拟定了详细的复产方案。6月,气温已升至30摄氏度,但复产开井的决心依然坚定。天西004-1井在开井过程中,由于压力高节流效应大,节流阀后结起厚厚的白霜。石桥中心站员工轮流到井口值守,避免形成水合物堵塞。为多产气,经半月的间歇生产,7月在不完全具备现场值守条件的情况下,石桥中心站支部书记寇文率先带头连续值守,保证了气井的24小时生产。两口井每日获气0.7万方,截至8月贡献产量72.6万方。

为挖潜每一方气,作业区克服重重困难增产气量。地质技术员王旭勃和张家场巡检组人员逐井分析气井动态,提出挖潜措施。8月28日,气温高达40摄氏度。一行4人准备了防暑降温药品,从村民家借来扁担和撬棍,将200多斤的撬装泵、100斤的药剂箱和200多公斤水分数次从车上搬到80余米远的井口。2小时后重新连接设备开始加注起泡剂,加注完成后又将设备和装置抬回车上。就这样,每日多增气量500方,真正践行了颗粒归仓的思想。

截至10月8日,作业区今年共生产天然气1.845亿方,通过调整优化泡排制度和车注泡排相结合的方式增产气量2763.3万方。

--> 2024-10-12 李传富 王旭勃 ——重庆气矿大竹采输气作业区老井挖潜小记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9263.html 1 让每一方气都颗粒归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