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嫒
3月1日,天涯社区在官方微博发布公告,在天涯社区25周年之际,天涯社区将恢复访问。天涯社区创始人邢明坦言:正尝试自救,如果不成功,也许就是最后一次。
131万阅读量,近千条评论,引起了一波“回忆杀”,网友们无不在期待天涯的重启和回归。作为第一代网民最怀念的经典老网站之一,它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200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天涯,流连于各大版块,拜读各种帖子,并长期泡在一个原创文学BBS发帖、回帖,保持着一定的活跃度。
那时网络尚不普及,梁平县七桥镇唯一的一家网吧,便成了我隔三差五的光顾之地。说是网吧,不过一间逼仄的临街店铺,三个电脑桌、三台电脑,占据了整个门面的三分之二,余下的一个狭窄的过道,仅容一人进出。
老板是个精明的中年人,话不多,心很细,每次我去,会将靠里的位置留出来,他说我是第一个拿手写稿去泡吧的人。而我,准点去,整点走,下网走人,绝不拖泥带水。
最初上网是56k“猫”拨号,一阵磨人的咯咯吱吱声之后,显示拨号成功,“猫”绿灯亮起,内心喜悦,互联网的大门就此打开。
我的互联网启蒙在天涯社区,毋庸置疑,逛天涯绝对是一种享受,更加有趣的是万千众生。巅峰时期,天涯是怎样一个高手云集、恣意挥洒的网络江湖。每次上网,我会第一时间打开天涯社区,除了阅读精华帖,还会关注一些点击率较高的热帖,偶尔也会跟帖和评论,有些帖子一夜之间平地起高楼,风吹水面千层浪。
那些年,国内外许多热门事件、热点名词都是从天涯论坛发酵而成的。我们追更的《鬼吹灯》《盗墓笔记》《明朝那些事儿》等诸多超级IP在这里诞生。天涯如同一块强大的磁石,凭借开放、包容、充满人文关怀的特色,得到了全球华人网民的推崇。
在原创文学BBS,我保持每周更新2篇文章。我曾在这片小小的天地里,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值班版主,负责BBS每天的版务管理,包括文章置顶、精化帖、每日点评、用户的维护,等等。每天晚上无论多晚,都要及时更新值班手记。
记得有一次,我在网吧在线赶写值班手记。那晚的值班手记非常顺手,热情洋溢2000来字,正当我准备过一遍再发布的时候,电脑突然死机,网络卡顿。
恢复上网,急忙登录查看,一下子傻眼了。由于没有及时保存,刚刚辛苦撰写的文稿消失得无影无踪。当时已是晚上11点半,再过30分钟就是新的一天。
论坛里依旧人声鼎沸,网友们一边议论帖子,一边催我更新,大有不见不罢休之意。我心急如焚,盯着闪烁的论坛画面,深呼吸,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大脑里逐一闪现出那些文字。
夜寂静如水,键盘的敲击声声声入耳,网民们一旁温暖的守候,促使我一气呵成,赶在零点前发布。
那时的网络论坛,虽没有现在的方便与便捷,却承载着无数人的热情与梦想。我在这里,结识了来自天南海北的网友,他们有的热爱诗词歌赋,有的钟情于小说散文,还有的对戏剧影视情有独钟。我们在文字的世界里相遇,并惺惺相惜,坚持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那些日子,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的文学沙龙,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和梦想,共同编织着这片文学的天地。
移动互联网时代兴起,微信、知乎、今日头条、抖音、哔哩哔哩等平台异军突起,人人都是自媒体,个个都是麦克风。如今,惊见天涯筹资自救,再次唤起天涯情怀,恍然梦一场,我早已不在天涯,何处是天涯。
当我再次回想起那段在论坛当版主的日子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那些有趣的灵魂、那些热烈的讨论、那些深夜的灯火……都成为了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虽然时光远去,青春不再,但那些记忆却如同珍珠般镶嵌在我的心中,熠熠生辉。
天涯社区承载了几代人的宝贵数据资产和青春记忆,是消亡还是继续,时间不语,却回答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