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巴蜀大地,有一个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高技能团队,致力于解决现场生产难题、着力技术创新、加强人才培养,为油气田的安全稳定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他们把打造西南片区最具实力的抢险维修队伍作为目标,依托管、焊高技能人员,吸纳输气、电工、技术等方面人才,形成多项特色做法,被授予四川省劳模和创新专家工作室称号。
他们就是以集团公司技能专家王帅领衔的输气管理处抢维修技能专家工作室成员。
立足岗位发挥优势
技术是专家工作室的根本。6月6日,工作室受到邀请,要派设备专家到庙赤线C段进行设备验证及排查处置。工作室派刘旭兵赶赴现场,提供技术支撑。在王帅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发挥专业优势,先后参与鸭子河水毁抢建联络管道、修文站洪水抢险、成自泸管道迁改等工程,及时解决了疑难杂症。
工作室不断总结提炼,其中,异种钢带压焊接堵漏、管道带磁焊接、新型注脂嘴等多项新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在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上崭露头角。
2023年,成果新型注脂嘴获得西南油气田公司人力资源部颁发的创新推广奖;成果管内隔离引流装置研究与应用获得中国设备管理协会颁发的二等奖。目前,工作室共获得4项发明专利授权、1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工作室成员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25篇,参与编著书籍6本。
搭建平台输送人才
“一枝独秀不是春,我要为愿意学、努力学、有拼劲的年轻人传授毕生所学。”这是工作室首席技师王帅的目标。工作室发挥传帮带作用,先后培养学员近千名,多名徒弟已成长为高级技师和企业专家。
“我是幸运的,身处这个有爱、努力上进的环境,师傅们希望我们多学、多突破自己,他们对我们更像是对自家的孩子,希望我们一代比一代强。”获得“第十届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金牌的段金伟热泪盈眶地说道。此次嘉克杯比赛被誉为“焊接世界杯”,是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焊接竞赛之一。工作室专门制定了训练方案,派出技术顶尖的王帅、周健、罗伟,轮番对段金伟进行焊条电弧焊仰板障碍焊接、钨极氩弧焊斜45°上下小管障碍焊接、国际竞赛铝镁合金构件焊接等工艺指导,而段金伟十年如一日地苦练着,经过4天紧张鏖战和激烈角逐,最终荣获金牌。
此外,为开阔眼界,工作室去年独立完成抢维修一线生产难题暨创新成果推广交流会,与各行业的顶尖人才围绕新技术的应用价值、技术参数、应用成效等进行交流,得到一致好评。
勇挑重担做好服务
“楚攀管道项目是抢险大队近期较为重要的一次施工,请大家高度重视,提前谋划,保障工程顺利实施。”成都管道抢险维修大队的大队长谢毅说道。工作室派出技术能手提前到现场进行勘察,做好技术支撑,保障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工作室始终坚持服务生产、保障安全的宗旨,组织成员深入生产一线,勇挑重担。华温线上首次应用纤维素焊条根焊工艺,无损射线检测一次性合格率达到97%。在首次承担的大口径管道施工任务——北干线花桥段迁改工作中,工作室成员坚守施工现场2天2夜;在付纳线大洲驿抢险任务中,多名技术专家在现场讨论,争取最优解,连续奋战3天2夜后顺利完成抢险任务。此外,工作室打破传统施工“空档期”制约,主动出击,提前筹谋,合理分配技术资源,完成3万台关键阀门的日常检修任务,把“抢先文化”切实融入安全平稳输供气任务中。
在成长中历练,在历练中绽放。展望未来,工作室将继续秉持“创新、务实、高效、安全”的工作理念,持续深化技术创新,精心培育卓越人才,以匠心铸就品质,为行业进步树标杆,努力在时代华章中留下属于石油人的璀璨印记。(崔嘉 王娜 冯特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