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时有清辉染相思

□蒋晓华

夜色降临,幽蓝的天幕下,万家灯火徐徐亮起。

“开饭啦!”随着一声高亢的吆喝,班组上的人纷纷从寝室来到天台。

今天中秋节,张班长特意把饭桌移到了驻地的天台上,可以边赏月边吃饭。

“哇,这么丰盛的菜,可以打牙祭了!”年轻的电焊工王鹏飞端着碗,打量满桌的美食佳肴,一脸馋相。

“月饼可不可以吃不了兜着走?”他拿起一个月饼,笑问道。

管工陈师傅用筷子敲了一下王鹏飞的脑袋,嗔怪着:“你个吃货,像几百年没吃过月饼一样。”

待人员到齐,张班长给大家倒上了他秘制的枸杞酒,用他的话说,“过节嘛,就要有过节的样子。”

酒酣耳热之际,大家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王鹏飞去年才参加工作,这是他第一次在工地上过中秋,一切都感到新奇。他饶有兴趣地问道:“张班长,这是你第几次在工地上过中秋节呢?”

张班长50余岁,是个敦实的中年人,鬓角间已冒出隐隐的白发。“娃娃,我给你说,我在你这个年龄就开始在工地上跑,风里来雨里去,30多年过去了,我就没在家过几个中秋。”

“那你觉得哪里的月亮更好看?”王鹏飞打趣地说。

“我记得十多年前,干中缅线国内段的时候,我们的项目部就在大理的洱海边,那晚的月亮又圆又亮,天上一个,水里一个,我这脑子里没啥文学细胞的,都想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诗句。”张班长望着远方,仿佛看到了彼时的月光。

陈师傅呷了一口酒,也说道:“沙漠里的月亮也好看,无边无际的黄沙之上,升起一轮圆月,望着望着,好像就看到了嫦娥和玉兔。”

“我见过草原上的月亮,中秋节的时候天气已经转凉啦,边给家人打电话边看月亮,身上冷飕飕,心里暖融融。”

“干土库曼斯坦项目的时候,我专门比较了一下,感觉国外的月亮没有国内的圆哦,还是我们中国的月亮好看。”

……

大家七嘴八舌地顺着王鹏飞开启的话题聊着。陈师傅嘟囔了一句:“哪里的月亮都比不上家里的好看。老婆娃儿热炕头,围着电视吃月饼,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大伙儿都沉默了,有人喝着闷酒,有人耍着手机,有人陷入了沉思。

张班长一看这情形,赶紧端起了酒杯,安慰大伙儿:“不管在哪里,我们和家人都看的同一个月亮,这不也挺好的嘛。来来来,菜要吃,酒要喝,小王起个头,我们今晚就来唱关于月亮的歌,谁没接上,谁喝酒。”

气氛顿时又热烈起来,王鹏飞端起空酒杯当话筒,开口就唱起了儿歌:“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陪我打月饼,月饼圆圆甜又香……”大伙儿一阵哄笑。

接着《明月几时有》《月亮代表我的心》《十五的月亮》等等歌曲一首接着一首,大家用筷子敲着碗打节奏,歌声、欢笑声不时响起。

陈师傅悄悄走到天台边,打开手机,拨通了妻子的电话。如水的月光下,他语气轻柔,一张晒成古铜色的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那一身还未换下的红工衣,在夜色中特别醒目。

王鹏飞打开了手机视频,举得高高的,对着手机喊:“爸妈,你看,我们也在过节,快乐着呢。吃得很好,你们别担心……”然而说到最后,他依然没藏住隐隐发颤的尾音,赶紧把镜头转向饭桌和大伙儿。

陈师傅也对着镜头喊道:“小王很争气,工作干得很好,我们都喜欢他。”

视频那边,坐在沙发上的王鹏飞父母拘谨地笑着连连点头,王母眼眶已有些湿润。

挂了电话,王鹏飞似乎也染上了愁绪,他站起来,夸张地伸展双臂:“这么好的夜色,我也想吟诗一首:啊,比月饼更圆的是思念,比思念更深的是奉献。工程在哪里,我就在哪里,有我的地方,就有厂站林立,钢龙奔腾……”

一轮明月,在云间游走,若隐若现,将清辉温柔地洒在这群红工衣身上,仿佛母亲的手,像是抚慰,也像是补偿……

--> 2024-09-19 蒋晓华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9088.html 1 时有清辉染相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