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四个坚持”走好特高含硫气田高质量发展道路

□川东北气矿党委

在西南油气田公司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上,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何骁作题为《转变观念促提升 凝心聚力担使命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报告,提出了“大力实施‘五大改革行动’,深刻把握‘四条基本原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思路和具体要求,为川东北气矿坚定走好走稳特高含硫气田高质量发展道路提供了行动指南。

坚持守正创新,打造铁山坡气田安全清洁高效标杆。气矿以建设铁山坡气田“六大”示范区为主线,持续探索特高含硫气田“安稳长满优”运行模式。夯实安全根基。持续深化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管理体系,优化完善无人机、泄漏监测、地灾监测等综合立体技防系统,确保实现零缺陷、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低消耗目标。加强技术革新。全面攻关特高含硫增压开采技术,匹配气藏特征形成建设方案,力争年底建成中国石油首台大功率特高含硫气压缩机。开展新型防腐密封圈材料研究,加快推动国产化材料替代。优化运行模式。全面总结酸气压缩机运用经验,优化调整最优运行工况,实行排污改造,持续巩固含硫废气零排放成果。完善应急体系。持续优化应急指挥平台,推进社区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社区报警测试和维护,强化管道应急响应小组管理,进一步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坚持质效并重,保障渡口河—七里北气田顺利投产。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目前气矿正处于渡口河—七里北气田项目建设推进的关键时期,在严格落实“必须进一步把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的基础之上”的前提下,高效完成各建设环节,保障气田按期投运。从严把控本质安全。严格落实“三查四定”,提前组织投产专家介入施工建设,优化工艺提升安全水平,加快落实投产准备。从严强化风险防控。创新开展体验式安全警示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作业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标准化施工现场HSE风险清单,做好风险分级防控,确保HSE管理力量与风险作业数量及风险等级相匹配。从严落实过程监督。建立施工现场三维模型,全天候全覆盖实施施工视频监控,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实时优化施工组织。

坚持科技争先,推动特高含硫智能化气田快速转型。7月24日,铁山坡智能气田通过集团公司验收正式上线,为集团公司数字化气田打造提供了“西南样板”。气矿将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助力形成天然气产业新质生产力。聚焦全业务链智能化建设。持续深化铁山坡智能气田建设成果,新增智能净化厂模块,加快在渡口河—七里北气田建成集团公司首个含气藏、井筒、集输、净化全链条的特高含硫智能化气田。聚焦自控系统国产化替代。贯彻国有企业信息化系统信创国产化要求,全面推行特高含硫气田国产化工业控制系统应用,保障气田生产过程控制与联锁控制,有效杜绝“卡脖子”行为,提升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和工业自主权。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以数字孪生技术、昆仑大模型为基座,探索特高含硫智能巡检抢险机器人、智能井场、智能管道等特高含硫气田场景大模型建设与应用,驱动业务模式重构、管理模式变革。

坚持党建引领,编织特高含硫专业人才培育摇篮。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形成“党建引领人才、人才支撑发展”的良好格局。统一思想认识。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思想教育上的突出作用,把当前重点工作、未来发展目标同党建理论学习、政治训练、组织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持续激发员工的主动意识、创新意识,把思想行动统一到气矿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搭建育人平台。以铁山坡气田、渡口河—七里北气田、宣探1井区等为主战场,以大专院校、公司专家及科研单位、气矿各专业部门为支撑,构建集生产、培训、科研、创新、应用于一体的协同育人长效平台,以平台聚人才、炼人才、出人才。打造人才高地。通过特高含硫气田开发实战,精准选育优秀人才,塑造特高含硫气田开发领域技能技术领军人物,形成有实力、叫得响的“川东北人才品牌”。

--> 2024-09-07 川东北气矿党委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8967.html 1 “四个坚持”走好特高含硫气田高质量发展道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