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岑 宋冰倩
8月29日,遂宁市气象台连续发布第6个高温红色预警,局部地区气温高达42℃。高温天气给川中北部采气管理处安全生产带来了严峻考验。
在管理处生产一线,员工们头顶烈日、脚踏热浪,全力确保安全平稳生产,用一滴滴汗水映衬着“石油红”的温度。
运用特色“诊疗”,让气井“清热解毒”
8月26日,该管理处生产安全办公室副主任张坤带领工程师杨小冬、技术员王翌滔赶往一线井站,任务是对磨溪022-X42井和磨溪022-X5井开展解堵作业。
“影响气井生产的因素众多,出现的问题也很多,我们成立了技术专家组,现场开展联合‘会诊’,及时解决气井各类疑难杂症。”张坤说。
该管理处建立科学对策,采取“坐诊+巡诊+会诊”的方式强化工艺技术攻关,持续优化完善并实施差异化解堵措施,总结解堵工艺现场应用效果,建立了井口、井下两套解堵工艺技术体系。
“我们是‘三高’工人,温度高、水平高、劲头高。”王翌滔笑着说。气井解堵工作的进展,直接关系到全年天然气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气温再高也不能停。为此,他们创新应用梯级降压放喷进行解堵,措施效果明显,累计实施16口井,恢复日产能35万方。“三高”打出了战斗力。
加强监督检查,让设备远离“烤”验
虽已立秋,但气温丝毫没有打折扣的意思,面对来势汹汹的“秋老虎”,该管理处员工不惧“烤”验,鏖战高温,在生产现场撑起了一片天。
越是高温越要注意安全。在重点部位监督检查过程中,该管理处监督中心员工文晚提示大家做好安全防护,规范穿戴劳保用品。并提前将矿泉水放在值班车上,方便大家解暑补水。
即便戴着安全帽、防护脖套,这全副武装的架势还是没能让该管理处北2应急巡维点员工邓小玲逃脱暴晒和蚊子的袭击。裸露的脸颊除了蚊子叮咬留下的红肿包,还有被晒伤的一层皮。“没什么,都习惯了,石油工人个个都是这样的。”多年的工作经历让她看起来很淡然。
在维修班、巡线班全覆盖加密开展无人值守井站、天然气管线的监督排查下,该管理处正全力应对高温“烤”验,保障能源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