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开发事业部负责实施的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首个“瘦身井”平台长宁H22J平台完井。该平台共部署2口井,平均完钻井深4930米,平均水平段长1930米,平均钻井周期43.76天,较同区块常规井身结构井钻井周期缩短14.9天,井均钻井成本降低14.7%,标志着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勘探开发探索“极限控投降本”举措取得实质性突破。
“瘦身井”是指在不影响压裂作业和开发生产的前提下,科学优化井身结构,缩小各开次井眼和套管尺寸,达到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消耗、减少废弃物产生的目的,对推动页岩气提质增效具有重大意义。
为顺利实施“瘦身井”钻井平台施工,西南油气田公司统筹各方资源,专题立项开展科学论证,地质工程一体化设计实施,技术经济一体化全过程写实。
在设计环节,精细刻画不同层段的岩溶、断裂展布,精确预测“四压力”剖面,提前预警地质复杂井段,科学设计钻井液密度。组织专家严格设计会审,提前谋划可能存在的困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设计操作性和指导性。本平台目的层未发生井壁失稳和油基钻井液漏失复杂。
在钻井环节,井震结合及时校正物探资料,水平段精准预测裂缝发育,实时更新地质导向模型,平台“铂金靶体”钻遇率达到98.75%。采用专业软件实时跟踪分析井下工况,模拟井底当量密度、摩阻系数,监控井眼清洁状况,专家每日会诊,制定技术措施指导现场施工,确保小井眼窄间隙环空安全钻进。
在施工环节,提前准备各开次小井眼工具,优选提速工具,确保性能可靠。大胆尝试“工程箱体”配合远端伽玛常规组合替代小尺寸旋转导向组合取得成功,为小井眼工具的扩展应用夯实了储备。专人进行盯井“包保”管理,确保每日技术指令严格落实落地、各项工序紧密衔接。安排专业人员在关键环节、工序驻井把关,确保现场井控、安全环保全面受控。
开发事业部将持续深入总结“瘦身井”平台实施经验,为川南页岩气实现长期规模效益开发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高德伟 傅栋 代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