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易 摄影报道
7月18日8时,大雨滂沱,华油双天司二办公区的一排黄色工程车,被冲洗得格外干净。
“抽水泵、铁锹、沙袋全带上,马上出发到黄龙溪。”双天司巡线班班长姜辉的大嗓门,打破了雨水的白噪声。不到一刻钟,工程车后备箱整齐码满了各类防汛急救物资。马达轰鸣,大家开始了汛期以来的第26次安全巡护。
一张来自2020年8月的老照片,让同车一行人打开了话匣子。当年暴雨倾盆,黄龙溪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洪灾,让这个千年古镇受损严重。“洪水退去后,‘红海棠’党员志愿服务者第一时间完成所有用户的排查抢险,恢复了供气。”姜辉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50分钟后,一行人抵达黄龙溪古镇。府河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泥沙湍急而下,古墙上“2020年8月16日,最高洪水位”的警示语,让人心神凝重。“当时的水位达到5米多,整个古镇一片汪洋。”华锐公司维修员陈宏贵回忆道。
今年入汛以来,双天司对古镇的周巡调整为“闻汛而动”。“双天司和我们多次联动,全镇多处穿跨越点、易洪区都联合防控。”黄龙溪镇副镇长何建立说,“现在我们心里对防汛工作更加有数。”
巡检任务繁重,除了检查阀井、调压器进水情况,还需前往多处河流穿跨越点巡查。巡检过程中,巡检人员拿出手机查看监控视频,实时了解高后果区、地质灾害敏感区管线的受控状态。“视频只能看到面子,看不到里子,关注水位的同时,要实地查看穿跨两头的管墩和周围的山体情况,不要大意。”姜辉提醒大家。
15时,雨过天晴。
“再去张家山小区看看抢修情况,受损的管线改得怎么样了?通气后检漏没有?”双天司生产保障中心主任金锐一边翻看着工作群发来的整改图片,一边询问现场情况。
接连暴雨使黄龙溪张家山小区内的堡坎出现了部分垮塌,埋地管线、调压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目前,双天司与地方政府建立监控联动机制,对堡坎进行了加固与修复,加强该区域巡护监控。
返程时,天气转阴,又有淅沥的雨滴打落在车窗上。这群防汛坚守者,在一次次巡护中保障着黄龙溪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