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5日,宁209H75-2井传来捷报,通过应用钻井液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油基堵漏材料,该井的漏速从最初的每小时4至6立方米逐步降至零,随后顺利提升至打钻标准排量每秒25升进行循环作业,全程未发生任何漏失现象。这一成果标志着长期困扰该井的井漏复杂难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在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油基钻井液因其出色的润滑性、抗高温高压能力和良好的页岩抑制性,被广泛应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钻井作业中。然而,油基钻井液的堵漏问题一直是业界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在面对裂缝发育、地层压力异常等复杂地质条件时,传统堵漏方法往往难以奏效。
6月17日,宁209H75-2井在钻进至3967米时,于龙马溪组遭遇大型裂缝,导致井漏失返。尽管前期通过桥浆、水泥浆等多种传统堵漏手段将漏速控制在每小时10立方米以内,但由于长宁区块龙马溪组页岩的压力敏感性和易产生微小裂缝的特性,后续采取的降密度、油基温控固结等多种堵漏措施均未能有效遏制井漏失,小排量循环时漏速依然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正常钻进,甚至一度面临提前完钻的危机。
面对这一挑战,钻井液公司的防漏堵漏团队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方式,深入分析该井的井下裂缝特征及漏失情况。在进行了大量室内试验评价后,团队决定在该井试用公司自研的WNYB与WNDH两种新型油基堵漏材料。WNYB是一种具有吸油膨胀特性的复合纤维,其承压能力超过20兆帕;而WNDH则是一种由多种树脂合成的承压堵漏材料。这两种材料结合使用,有效提高了油基钻井液在油相环境的承压能力。
同时,钻井液公司通过精细设计综合治理方案——全井随钻封堵结合段塞式堵漏,成功对裂缝进行了封堵,并有效提高了地层承压能力,彻底解决了该井由于诱导性裂缝导致的油基堵漏难题。
此次钻井液公司自研新型油基堵漏材料在宁209H75-2井的成功应用,实现了油基钻井液堵漏技术的突破。接下来,该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新型油基钻井液堵漏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技术,为推动油气资源的高效、安全开发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唐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