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 吴育杰 通讯员 李航琦)“你看,这台传输装置操作简单又实用,肯定能在钻井一线派上大用处。”6月26日,在川西钻探大有公司自贡机械厂精工车间,只见8台崭新的泥浆材料输送带装置并排整齐摆放,两名工作人员正对其进行出厂前的最后一次检查验收。
一直以来,为满足钻井现场大量调配钻井液需求,工作人员往往采用肩扛、手抱、推车等原始方式将一袋袋重达几十斤的泥浆药品从材料室运送到循环罐加料台进行混合配置。考虑到长期高强度往复作业不仅会加剧员工身体劳损,增加安全风险,更一定程度影响生产效率,该机械厂在今年初计划自研一套传输装置来解决这一难题。
该机械厂调研了市面上不同型号的输送带,参考可操作性、高强度、耐磨损等因素,同时结合钻井生产特点,订购了包括滚筒、防爆电机等部件,于近期进入组装与加工阶段。“装置单独增装了两侧挡板,安全系数很高。”该机械厂技术员李黎明说道。
目前,该台传输装置能承载80公斤重量的货物,采用伸缩结构方便收纳,各钻井队根据实际情况安装5至7台。该厂负责人介绍,第一批8台泥浆材料输送带装置已全部制作完毕,符合出厂标准,即将投入川渝地区钻井队试用。
接下来,该机械厂还将根据钻井队反馈效果,持续针对装置进行优化升级,确保今后能大量投入钻井市场使用,让小装置派上大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