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守护长江生态环境与航道安全

——重庆气矿云安6井三年接力完成国内首例长江中的天然气井永久性封井纪实

□特约记者 丁会 通讯员 濮强 陈亚妮

6月29日,在长江水位上涨前,重庆气矿经过三年精心筹备,提前1天完成云安6井永久性封井。这是国内首例长江中的天然气井实现永久性封井,为守护长江生态环境与航道安全彰显央企责任。

除“暗礁”让航道

重庆市云阳县黄石镇地处三峡库区腹地,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云安6井藏于深沟之中。这口1998年建成投产的气井,由于三峡蓄水,旁边的小河沟变成了一条宽约百米的河流,原先的井口被淹没在水下。

但这口气井并未因此停采,深埋水下的管道依然源源不断地向重庆云阳、奉节、巫山、万州等地输送天然气,累计供气超2亿方,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供气。

随着长江水位逐年上升,漫滩、陡坎被淹没,受浪蚀和冲刷作用及水位涨落影响,云安6井周边土质岸坡可能发生滑移型塌岸。

为确保该井生产安全,重庆气矿治理了被江水冲蚀的边坡,并对原井口进行保护。

但由于云安6井常年受水淹,井口装置及两条高压采气管线处于不断腐蚀的环境中,封隔墙已无法保证井口装置的彻底隔离,一旦发生泄漏,可能造成安全环保事件。

在三峡库区蓄水期,云安6井水淹深度达数十米,只能通过设置安全警示浮标对周边船只进行航道提示。但警示浮标受水流影响容易发生移位、损坏或消失,失去安全提示作用,让本是保护气井安全的“堡垒”,成为隐在长江中的“暗礁”,对航道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2021年8月10日,西南油气田公司决定对云安6井实施永久性封堵,守护长江生态环境与航道安全。

绝不让一滴油流入长江

云安6井位于长江上游,井口每年露出水面的时间仅有40天左右,这段时间是每年施工作业的唯一“窗口期”。

重庆气矿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航道安全等因素,详细制定了永久性封井的三年实施计划:第一年除“碉堡”,安装井口;第二年起油管,封产层;第三年彻底封固井筒和环空异常带压,完成封井。

这项封堵工程不仅要克服井口装置破除困难,以及井筒油管高位短路、套管破损、井控风险高等技术难题,还要提前制定施工期间水位上涨的紧急撤退预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考验。

“去年6月,进场施工才十几天,由于连续暴雨,上游需要开闸泄洪,接到通知留给我们撤离的时间只有1天半,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项目负责人说,“很多电子设备一旦浸泡,就是上千万元的损失,油罐房更要第一时间撤离,绝不能让一滴油流入长江。”

于是,上百人的保障单位和压井团队迅速行动,一边暂时封闭井筒、优先撤离关键设备和机器具;一边联合气象部门、长江流域气象中心、长江海事局和水运安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时监测长江水情,沉着应对洪水考验。

洪峰过后,水位下降,保障单位和压井团队立即投入清理工作,冲洗井场淤泥,搬运设备、机器具回到原位,迅速恢复封井工作。

这样的紧急撤退,重庆气矿三年遇到三次。

与长江水位竞速赛跑

头两年,重庆气矿利用作业“窗口期”,用液体凝胶暂堵压井,保证井筒安全;破除原有井口水泥墩,保障作业机就位条件,顺利完成云安6井拆“碉堡”、封产层作业。

今年是云安6井永久性封井的决胜年。5月25日,云安6井井场露出水面,气矿封井团队第一时间进驻现场,清淤泥、平场地。结合雨季水情复杂多变、钻机抢险应急时间紧张、井筒喷漏压井困难等实际,团队分步实施、设计驻井、上下联动、集团作战、管理创新,一鼓作气向终点冲刺。

6月中旬,重庆多地发布暴雨预警,多个区县遭遇暴雨,51条河流涨水,其中6条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压力瞬间传到封井现场。

气矿立即联合气象、水利、长江航运等相关部门,加强智能化监测预警,全力做好紧急撤退准备。同时争分夺秒开展封井工作,通过连续油管拖动冲洗解除原油管内凝胶堵塞,RCT切割起出卡阻管柱,多次套管锻铣,定向精密射孔,找出方井漏气的根源,挤注高性能柔性堵剂,彻底治理方井冒泡。

6月29日中午12时,经过38天日夜奋战,气矿实现了云安6井永久性封井目标。当日15时,长江水位涨至紧急撤离警戒线,气矿启动应急预案。6月30日凌晨2时,赶在水位上涨至井场前,气矿完成现场设备和机器具撤离。

此次封井成功,有利于保障长江航道安全,也标志着重庆气矿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重庆气矿将继续携手各方,共同守护长江生态环境,助力我国能源事业安全绿色发展。

--> 2024-07-06 丁会 濮强 陈亚妮 ——重庆气矿云安6井三年接力完成国内首例长江中的天然气井永久性封井纪实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8271.html 1 守护长江生态环境与航道安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