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荡气回肠!党旗下的接力跑

□刘玉 文\图

题记:

如果说在24小时连续油管作业现场,白班与夜班是一次储层改造的时间接力跑;那么,在威远红村会战与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中,当代石油人则实现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超时空接力跑,这是石油人对党的精神、川油精神跨越时空的热血传承。那接续奔跑的一棒又一棒,正在每一名“红工衣”的手中传承。

“没问题!我来吧,26号一定完成3小时的应急安装演练。”

“5号车在准备数字化建设验收,你手术完了恢复好没?”

这段对话发生在6月25日,在开往隆昌的G2885次高铁和位于威远县的威204H87平台之间,来自川庆钻探井下作业公司连续油管作业连油4队的队长邬毅、副队长郎海璇正在交流最近的工作进展。

在邬毅看来,这不仅是交流工作进展,也是同事之间的紧密互动;郎海璇则说这既是汇报思想动态,也是惦念同事身体健康。自从邬毅成为他的入党介绍人后,两人就养成了经常这样“隔空击掌”的习惯。

此刻,他们相隔85公里的距离,共同心系着目前连续油管工程技术的服务任务。

对于连续油管专业来说,常以车组为单位执行生产任务,工作人员常以设备简称作为作业班组的代号。邬毅、郎海璇所在的连油4队现有2套专业设备,其设备总量并不是井下作业公司连续油管作业队伍中最多的一支,却是承担高含硫、高压等高风险、高难度作业任务最多的基层尖兵队伍之一。为了满足高饱和的工程任务,他们常常“各带一个车组、互相比拼”,却总让大伙觉得他们是同一团队的热血搭档。就像在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上,他们在不同时空、以两个人心意相通的接力跑,跑出了好似一个人般的同频、同调、同一方向的奋勇向前姿态。

而维系他们之间的那股力量,不仅因为他们身在同一个基层队,还因为他们同为党旗下的“同志”。2023年5月26日,邬毅以入党介绍人的身份,慎重写道:“根据郎海璇同志的表现,已具备党员条件,我愿意介绍他入党。”

这是他们搭档成为连油4队基层班子成员的第2年,也是他见证郎海璇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后不断成长的第2年,虽然他们仅仅相差2岁,但邬毅希望自己能当好这个“领路人”。

时间回到2021年的7月,邬毅被正式任命为井下作业公司连油4队队长,郎海璇也成为分管技术、设备的副队长。

一份由邬毅自主编程、镶嵌了自动函数的“连续油管作业工作量签认单”,成为他们之间的第一根接力棒。在这份电子表单上,只要你选择了作业工艺,就会对应生成需签认工具、入井材料等一系列不能遗漏的签认细节。

邬毅自豪地告诉郎海璇:“当一件事情陷入重复,就要想办法优化,让工作流程更为便捷高效。”

2023年5月,郎海璇所带领的团队第一次进入浙江油气田市场。该市场管理细节要求非常严谨,事无巨细的程序资料需要严格匹配不同的生产进程。郎海璇想起了邬毅的宝贵经验,说干就干,他把该市场所需的生产资料快速进行分类、分节点梳理,并扩展到服务的所有业主方,在此基础上编写完成自己第一份镶嵌了自动函数的“连续油管作业程序资料清单”。该表单选择不同的业主方,就能自动生成不同的安全资料和程序资料,严格匹配业主方的管理要求。

也是在这一年11月,郎海璇参与井下作业公司连续油管作业应急安装第一次现场演练。大管径连续油管设备的安装标准规定为36小时,现场演练直接压减92%,无疑给现场设备布局、人员组织带来了巨大挑战。郎海璇首战告捷,不仅有效提升了井下作业公司连续油管应急处置能力,还带动了团队对常规安装标准化作业程序的思考和整合。

今年6月26日,邬毅正式接过这一应急演练的接力棒,所在团队积极开展演练,成为他们彼此促进、共同成长的又一示范。

与此同时,郎海璇正全力准备数字化连续油管队伍建设的验收汇报。他所带领的团队是井下作业公司首支开展数字化现场作业的队伍,这是川庆钻探公司实施“数智赋能”战略、推动连续油管作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

进入全力攻坚的新领域,看着那些混杂着数字和英文的传输协议,郎海璇总能想起邬毅最爱说的那句话:“工作中总会出现困难,比起抱怨,不如想办法克服解决!”

这句话源于邬毅在新疆从事钻井工作期间,数次遇到卡钻难题,经历了越挫越勇之后,他终于理解了“办法总比困难多”所蕴含的力量。

今年3月,井下作业公司数字化连油推进会在威204H96平台召开,郎海璇带领团队成功整合多设备,实现跨设备数据回传。看到他的成功,邬毅非常高兴。

现在,邬毅正策划在更多的车组进行数字化建设推广运用,也等着郎海璇预备期满、转正成为正式共产党员的那一天,好对他说一句:“同志,你好。”

就这样,在鲜艳党旗的引领下,他们共同成长、共同奔跑:邬毅荣获川庆钻探公司先进个人,郎海璇研发的连续油管入井工具多功能试压装置荣获四川省优秀质量管理成果奖,他们所在的队伍因出色的工作能力多次收到服务单位的感谢信。

邬毅曾和郎海璇提起他在新疆7年的钻井岁月,在一个个值班的夜里,无垠的黄沙会被月光照亮,井架上,灯光璀璨,像在和月亮对话。忙碌的钻头日夜兼程,在地底书写“离家最远、离国最近”的豪言壮语。

郎海璇也会告诉邬毅,自己从一名井口作业工成长至今,曾站在苏里格广袤戈壁之上,有幸得见天地之大;也曾在威远山头一个个夜班中,无数次畅想50多年前那一场石油会战的宏大,感同身受当时的共产党员们为国奋斗的豪情与荣光。

回忆到最后,两人总会双手紧握,感谢对方出现在自己的人生中,得以同击长空、共遏飞舟,此生得一知己足矣!

--> 2024-07-04 刘玉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8265.html 1 荡气回肠!党旗下的接力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