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共产党员最初的认识,来自于我的父亲。
父亲曾是一位军人,退伍后,来到川中蓬莱油矿工作,开始了他34年的石油生涯。他先后转战于遂宁、泸州、重庆、成都以及广元、江油、梓潼、剑阁等地,从钻工、井队柴油机司机、推土机手、修理工到农场果树工、采气工、通讯值机员,样样都干过,在每个岗位上都干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这来源于他身为共产党员的以身作则。
几乎每年“七一”单位表彰,父亲都会领回印有“奖”字的瓷盅、瓷盆以及毛巾和笔记本,这些奖品见证着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奋斗和坚守。
1988年,在剑阁大山里当采气工的父亲接到了调令。原来是他以前在井队的大学生徒弟,已成长为一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他请父亲到一个远离矿区的地方建立通讯微波站并守站。他的徒弟说:“那里需要一个踏实正直的人。”
建站一年多,父亲兢兢业业地守着几百吨钢材和其他材料,甚至连一颗螺丝帽都没有少。从那时起,父亲一个人守站直至退休,从没有因自身原因影响他所负责区域的通信畅通。
父亲寡言少语,对于我而言,他不善言谈,却懂身教。
1996年,我从油田技校毕业,分配到矿区成为一名电工。父亲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好好工作,争取早日入党。”
当时,父亲还在远离矿区的地方值守通讯微波站,节假日只要有机会,我都要回到父亲那里。
父亲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工作的样子,一直是我心中潜移默化的指路明灯。
工作期间,我认真干好本职工作,还积极撰写新闻稿件、参加单位组织的文体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不断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先后被推选为单位的团总支委员、团总支书记。看到我带回的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先进生产工作者的荣誉证书,父亲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出的光彩和笑容,让我感到,他比自己得了先进还高兴。
有一次父亲到矿区来出差,办完事后要赶回去。我送父亲走过龙桥村、跨过铁路,一路上,我们的话都不多,但我突然发现自己心中原本帅气伟岸的父亲,在朴素的衣着下,背也弯曲了,回眸一笑间,一道道皱纹爬上了他的额头。
跨过铁路后,父亲对我说:“不送了,你回矿里吧,我自己去车站。你在单位好好工作。”他顿了顿,又郑重地对我说:“争取早日入党!”
说完,父亲转身,步履蹒跚地向车站走去。我看见那个夕阳下的父亲,单薄的背影被无限拉长,我真想去拥抱一下他。但我想着他的嘱咐,清晰地看到了他对我沉甸甸的期望,于是我转过身,向着我的未来大踏步而去。
背影无声,人间有情。有这么一种感情,无惧时间,历久弥新,无惧空间,山海可平。
我的身边有很多像父亲一样的前辈,他们冲锋在前、奋斗不止,激励和鞭策着我努力工作、不断从思想上提升自我。一年后,我郑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党组织的培养考察,2003年7月1日,在我所在的单位会议室,面对鲜红的党旗,我庄严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开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我把自己入党的事告诉父亲时,我第一次看到了父亲滚动的泪花……
岁月带走了我的青春,青丝变成了白发,皱纹爬上了额头,但我的心却依然年轻。我时刻牢记父亲的教诲,要像父亲一样,勤勉一生,奋斗不止。成长路上,父亲就是我的榜样。
□廖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