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25日,井下作业公司EISC数字化办公室内,一块显示屏正24小时实时显示各作业现场施工情况。该公司通过可视化监控技术及时发现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隐患和违章情况,并作出相应处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井下作业公司于2022年启动工程作业智能支持中心(EISC)数字化办公项目建设,通过EISC中心接收各施工现场情况和数据资料。公司42名技术专家通过远程连线方式,为压裂酸化、固井作业、连续油管作业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EISC中心可根据作业现场传回的工程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问题风险点,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安全风险。其中,固井作业板块已形成以CemMaster固井工程设计软件为核心的固井工作平台,涵盖设计、施工监控、仿真模拟、数据分析等主要模块,实现了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与远程传输,保障固井质量安全。目前,固井数字化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深地川科1井的内插固井工程,固井质量安全可靠。
此外,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连续油管疲劳分析系统和方法”能够实时、准确监控分析连续油管的疲劳消耗情况,确保安全平稳运行。有限元分析技术可通过电脑模拟分析井下工具在各种使用条件下的应力和应变状态,提升工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自动化供液控制系统可通过移动终端实现无线传输和实时控制,监控从大水罐到酸罐的各项数据,并远程控制所有罐群的阀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通过预警系统提升了液体安全,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当前,数字化技术已成为提升井下作业公司安全生产水平的关键力量。截至目前,EISC已全面覆盖井下作业公司的工程设计和现场生产组织全过程。(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