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生活在别处

□蒋晓华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喜欢上了旅行。

这些年,我的足迹从北京的长城到大理的古镇,从新加坡的鱼尾狮公园到迪拜的代赫纳沙漠,从繁华的闹市到先生工作的偏僻乡村……

一路走来,似乎看到了很多,谈资满满;又似乎路过的风景,只是记忆中一帧帧美好的照片,阅过即忘。

回想一开始,我旅行的目的是为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后来,变成了暂时抽离重复而琐细的生活,忘却“人生在世不称意”,获得身心的解脱与自由。

当旅行的目的改变,在不同的地方停留,就有了“生活在别处”的淡定自若,记忆里也多了许多难忘的场景。

记得有天清晨,我和闺蜜在厦门的鼓浪屿醒来。

在窗帘透出的微光中,我微微睁开双睫,听见屋檐下雨水滴滴答答,清冽的气息从木窗缝里渗进来,带着海边特有的微凉和水汽。我仿佛能感到雨点颤微微地挂在树梢,晶莹剔透,似滴未滴;泥土被润泽后的芬芳,让人闻着就感觉踏实。

那一刻,我就像一颗种子,不用急着发芽,只需随心所欲地感悟着大自然的美好。

那几天真是神仙日子,我们白天吹着海风在沙滩散步,夜里听着海浪闲闲聊天。有时候在客栈的紫藤树下随意地翻着闲书,有时候逗一逗懒洋洋趴在桌上的猫咪。

那样的放松,让我忘记了生活里的所有琐碎,仿佛进入了一个无忧之境,一切属于尘世的喧嚣都隐匿在了我出发的地方。

还有一年,先生在云南省保山市参加中缅管道国内段的建设,于是,暑假我带着女儿在保山住了一个星期。先生整日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我们,我和女儿那些天都泡在市图书馆里。

从文化中心广场的灿烂阳光中走进已有50多年历史的图书馆,就有一股清凉之气迎面而来,让人为之一静。

意外地,我在一个书架上发现了很多关于滇西抗战的文献著作,保山当年是滇西抗战中的重镇,这些文献都是独家珍藏。我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每天,我和女儿一人一书对坐,沉下去就忘了时间。阳光透过窗棂照在木桌上,一格一格的光阴随着时间的流逝缓缓移动,从木桌的这端静静地移动到那端。

从书里一抬眼,总有些恍惚,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兵荒马乱的轰炸和让人热血沸腾的场景震耳欲聋地扑面而来,又静默地汹涌而去。

感受着窗外的阳光灿烂、室内的静谧安宁,内心不由感慨:珍惜当下,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那些日子,在脉脉书香里,我仿佛又受到了一次洗礼。光阴的长河静静流淌,我端坐岸边,一切仿佛触手可及,又仿佛遥不可及。

今年春天,我们一家人在西双版纳旅行。在外面奔波了一天后,晚上回到宾馆,一下出租车,儿子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新买的泡泡棒,吹出一个个五颜六色的肥皂泡泡。先生陪在儿子身边,偶尔顽童一般伸手去抓泡泡;我和女儿走在前面,回头见此情形,便说笑着等他们。

西双版纳是各种植物的天堂,宾馆门口就有一棵硕大的榕树。这棵榕树独木成林,撑着枝繁叶茂的碧绿大伞,垂着无数气生根,郁郁苍苍。榕树上缠绕着灯带,一闪一闪的小灯珠把绿叶照得脉络清晰,风一吹,仿佛无数的星星落在了树上,树叶恣意地轻舞,星星的眼睛就眨啊眨。

这童话般的场景,让我忍不住拿出手机,以榕树为背景,拍摄儿子和先生追逐泡泡的欢笑模样。毕竟这个瞬间,儿子在闹,我们在笑,榕树正好看见,见证着这温馨的一刻。

可能对于我来说,旅行的意义就是享受这种毫无拘束的放松,发现某个瞬间,身边一花一草、一叶一木的美好。于是在走了很多很多的路之后,我渐渐明白,出走就是为了更好的回归,而生活在别处,只是为了更好地感受生活在此处的美好。

因为无论生活在何处,热爱生活,才是最终的归宿。

--> 2024-06-27 蒋晓华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8098.html 1 生活在别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