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石油味道

□夏浪 文/图

什么是油味?

是戈壁滩上,“红工衣”汇成了一道洪流,从临设营房流向施工厂房;是井架上,原油喷薄而出,你我笑脸上沾着的斑斑油渍;是工衣上,汗水湿了又干,凝结成的片片盐花;是在悬崖峭壁,攀援而上的石油汉子;是万里能源命脉,闪耀着的朵朵焊花;是两山相隔,嘶哑着嗓门的喊山号子……

而我心底最眷恋的油味,还是在那些与石油有关的日子里品尝过的饭菜香。

出生于川南小城的石油大院,我们这批“80后”每天在家属院子里疯跑打闹,每到饭点就会被父母唤回,拿着各家的饭盒,捏着几张饭票,老老实实地在食堂的窗口前排队。打菜的大师傅里有一个光头,一脸横肉,凶神恶煞的模样,哪怕是最顽皮的孩子,也不敢在他面前喧闹。

食堂具体的菜品已经记不得了,唯有那蓬松软香的大白馒头还记忆犹新:蒸笼一揭开,缭绕的水蒸气混合着米面的清香,勾着我们使劲吸着鼻翼。那时,1角饭票可以买两个馒头,我家一般是晚上买四个馒头,在拿回去的路上我就吃掉一个,剩下的留着第二天早上蒸一下做早餐。

那热腾腾的大白馒头,是我心中最初的与“石油”有关的味道。

2000年参加工作后,我成为一名操作手,开着工程机械车辆奔波于施工一线。每到中午,营地的厨师就会用保温桶装满热腾腾的饭菜,再由中巴拉到工地上。等着大家都忙完手里的活,才一起聚拢到车边。厨师掀开保温桶盖子,一一将菜舀到大家的饭盒里。

轮到我时,厨师总是额外舀上一勺油汤在饭里,嘴里还念叨着:“小夏接好,你最喜欢油拌饭……”

那时的我,是如此的年轻,体重刚好过百,没有长胖的担忧,且工地上体力消耗也挺大,混着油汤三五下就刨完一碗饭,一个饱嗝,只觉世间享受莫过于此。

特别是寒风凛冽的冬天,那香喷喷的油拌饭,无数次地温暖了我的肠胃和心灵。

2006年,我也开始操持“石油味道”了。那是在四川开江一个叫灵岩的小镇,我们10个人的管道焊接小班组租赁了当地两户民房。我的工作量是最少的,每天把钢管吊到位后,等焊工焊接就要两个小时,因此买菜做饭的重任自然落到了我的肩上。此时,我还是厨房小白,厨艺仅限于烧开水、煮面条的阶段。在工作量不饱和的时候,老工人会带我到当地菜市,教我怎样辨认眉毛肉、二刀肉、五花肉,我在如何荤素搭配又如何讨价还价中体验市井烟火。

“肥肉一定要买,用来做回锅肉、盐煎肉、红烧肉都可以。”这是老师傅给我的忠告。每顿午餐中,油腻的肥肉能有效润滑焊工烟熏火燎的口腔,混合米饭提供的碳水,为之后工作提供足够的能量。而晚餐,则需要来个大盆的硬菜,外加点花生米,供大家吃着喝着缓解疲劳。也是从此开始,我学会了许多家常菜的做法,厨艺有了长足的进步,每每看着工友们把菜肴一扫而光,是我最大的满足,我也由此喜欢上了下厨。

2008年,我进入了油建公司机关办公室,开始接触新闻报道和后勤工作,没有多少机会再操持大锅饭了。家里的厨房就成为我钻研厨艺的地方。在机关办公室待了几年,我按捺不住,主动申请到项目一线工作。

在工程项目部,厨房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我在工作之余,常到厨房偷师学艺。

在北外环二期、中缅油气管道、江纳线等几个项目经历了一遍,一般家常菜已经不能满足我大显身手,虎皮烘肘、大刀烧白、鲜椒兔和剁椒鱼头等特色菜肴,成了我的研究对象。在此期间,我还有幸荣获了上级团青组织颁发的“基层最火美食”奖状。

2016年,我第一次到了大兴安岭,参与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建设。大兴安岭冬季气候严寒,我们经常遭遇零下40摄氏度的超低温,中午送来的饭菜一会儿就冻成冰坨坨。大家把保温桶抬进工地的保暖棚中,烤着火炉吃着饭,空气中的川菜香经久不散。我把这一幕拍进相机,获得当年四川油气田图片新闻一等奖。

水涨船高的厨艺不断增添了我的自信,一直到2023年,我走进了新疆。来到建设中的博孜天然气处理厂,这儿的厨房让我目瞪口呆:上百平方米的厨房操作间,4名厨师和8名帮厨忙得热火朝天。

这个厨师团队要应对的,是高峰时期上千人的伙食。看!直径120厘米的铁锅前,厨师双手紧握一把锃亮的铁锹,鼓着腮帮用力地翻炒,不时撸起衣袖,露出青筋暴露的古铜色肌肤,浑然不觉溅起的油星滚烫,一时间,肉片与蒜苗齐飞,红油共烟火一色。

厨房后,是他们的员工菜地,一个小小的鱼塘放养了上百斤鱼。周围种着各类蔬菜,鸡舍鸭舍环绕其间,俨然是荒凉戈壁滩上自给自足的小农场。

饭点到了,营区响起饭间音乐声,石油工人们拿着饭碗,在门口的刷卡机上刷一下饭卡,陆续走进食堂,在打菜窗口前排起了长龙。卤猪蹄、青椒肉丝、回锅肉、炒时蔬、煎豆腐、海带汤,每人可任选三样。很快,大家都捧着饭碗大快朵颐地填起肚子。

那沙漠戈壁的大锅饭,是能源顶梁柱的石油味道。

2024年6月,我来到了库尔勒的上库工业园区,在刚开工的独山子石化塔里木二期乙烯项目,四川油建的第一期临设营房已经基本搭设完毕,初具规模的食堂已可容纳400人就餐。从项目策划中获悉,营房将分三期搭设,高峰期将容纳两千人的住宿和就餐。

工程大、任务重,大家不再讲究菜肴的特色,而是看重量大好吃管饱。饭菜的香味,沾着米粒的笑脸,几百号人同时就餐的壮观,伴着悠扬舒缓的音乐,交织成一股独特的石油味道。

这就是我印象最深的油味,这油味,很深长。

--> 2024-06-20 夏浪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7996.html 1 石油味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