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渝
晨起,有零星纷散的小雨,润润的,落在屋顶上。可是,内心宁静的人听起来,又格外的响亮。这是属于南坝雨天的特色,润物有声,滋味独绝。
渡口河产能建设的地方距南坝只有十分钟的车程。我们的施工工地,如星子般,就散落在它的周围。重器开拓,通信先行,这是川油通信人铁打的纪律,不管是之前的信通中心,还是现在的数智分公司,名称在变,精气神却一脉相承。
没变的,还有通信人果腹的“老三样”:一碗清稀饭,一碟土泡菜,两个宣汉老馒头。你别说,碳水化合物一入口,特别养胃,特别滋养人呢。
这不,陈良和胡川就坐在一张小方桌旁,边喝稀饭,边安排今天的工作。
“川啊,这雨一下,黄龙009到渡口河营地的挖洞立杆以及规划好的进度,怕是要耽搁。”
“良哥你看,黄龙场天上那片云好像要散了,说不准我们到了现场就会放晴。”
“也是,现在的天气预报可以精确到几点几分,刚刚手机收到的提示说,九点半雨就会停。”
“黄龙那边的进度拖不得,工期就像佳期,误了好时辰,哪个担当得起哟?”
这时,一辆工程车停在了项目部的空地,有人在喊:“出发了,出发了,赶紧的。”
胡川的判断非常准,车出发半个小时后,南坝的霏霏细雨真的停了。
雨后的渡口河,流水更青更碧。河两旁的村落、山岭、草木,就像乡人赶场,一个劲地往人们的眼睛里拱呢。
有时,天气预报在南坝真的会开“小差”。这样说吧,宣汉在下雨,搞不好南坝的天空明晃晃的,没一丝阴云。
可当我们离开下八镇的李子林,来到渡口河主体建设工地时,一场没打招呼的细雨又下了起来。雨中的简易公路,路面格外湿滑,工程车行驶在上面,左晃右摆,发出吱吱的声音,仿佛不停在喊:伤不起啊,伤不起。
我没有受到“伤不起”的影响,而是被眼前的一切震撼了。半年前,我来过这里,那时,抬眼望去,一马平川,天高地阔,脚下的泥土还在等着下一步的指令呢。没料到如今已是焕然一新:工艺区、变电站、中控楼、门卫室……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各种重型装备,穿梭如流,有条不紊。行走的红工衣们仿佛一朵朵宝石花,开在细雨中,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这哪里是在建设,分明是在写诗,写一首宏大的诗,写一首马力强劲的诗。每一个平凡的劳动者,都在闻风而动,都在用汗水书写劳动的诗行。
天,不知什么时候又放晴了。“东边日出西边雨”,大山深处的南坝,有它“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气质。
现在,我们的渡口河主体建设的综合布线工程可以开工了。我们和我们的工程,渐次沸腾,抬头一望,渡口河的艳阳,真的好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