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明
再遥远的路,走着走着就到达了;再巍峨的山,爬着爬着就登顶了。世上从不缺少勇敢无畏的冒险家,最难得的是持之以恒的奋斗者。当我再次坐上前往荣县的汽车,山水如旧,我一边咀嚼着心中的感悟,一边环视着周围袅袅薄雾环绕着的重叠山峦,涓涓溪流穿梭在透亮的石间,树荫比起去年更加葱郁。
接到博哥的电话时,我正坐在办公室里整理资料,突然被通知“去工程技术服务大队做个新项目”,我一时措手不及,可内心却如一座迸发的火山,激动得想点燃眼前的生活。
“嘿,真好,一来就能做项目。”
只是激动的心情还没持续太久,扑面而来的首个问题摆在了眼前:“气田水?这是什么?”
那个上午,博哥语重心长地和我们说:“这是一个艰巨而重要的任务,此前,气田水处理的成功案例并不多,只要我们肯下功夫干,必定大有可为。”可对于没有一点经验的我来说,实在是一个大难题。眉头紧锁的我,看着纷繁复杂的流程图和许许多多的设计资料,心想:“这么多呀!什么时候才能看得完呢?”
如同大多数人一样,我希望成就一番事业,但我知道,所有的大事都需要从小事做起。正所谓“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把一件件小事做好,就能积小胜成大胜。
于是,我铆足了劲,一心想要干好这个项目,分模块、看资料、学原理,从刚开始的懵懵懂懂到一块一块地啃下硬骨头。那段时间,我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走吧,去看装置。”
五月的山里,已经有些闷热,从办公室走到装置区,得经过一段又长又陡的山路。刚开始,我常觉得很累,总想着怎么还没到;渐渐地健步如飞,爬坡上坎也变得习以为常。世上哪有既不费力又不劳心、轻轻松松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捷径?只有真正经历过大风大浪,才能成为一艘硬核的“破冰船”。
在老师傅的带领下,经过4个月的摸索,我们几个初来乍到的“小菜鸟”顺利完成了操作规程、操作卡和工艺卡的编制,得到了认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回望过去的点滴,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只是长路漫漫,存在的不足时刻提醒着我们,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像宏伟的蓝图不可能一日实现。
在平淡琐碎中,在不断坚持中,我们慢慢努力,慢慢积累,推动着自己不断向前。一路上,沿途的风景和留下的回忆最难忘怀——坐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里一起冥思苦想,走在万籁俱静的路上高谈阔论,顶着炎炎烈日围绕装置无数次地探询……涂涂改改的记录本和流程图见证着我们的努力和付出。
还记得“三查四定”时,大家仔细检查着每一个螺母、每一个铭牌、每一个机泵,不放过任何有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
“气浮单元空压机上方设有楼梯,无法进行操作和维护。”
“部分螺栓缺失平垫。”
“强制加热器的设计压力为0.08兆帕,安全阀整定压力为0.3兆帕,存在不合规风险。”
……
第一次参加巡检的我跟在后面拍照并记录,可对专有名词的不熟悉让我充满困惑,只好小声嘀咕着:“安全阀?是什么?”
走在我前面的罗永忠师傅看出我的困惑,指着强制加热器上的红色阀门对我说:“这就是安全阀,主要起着保护装置的作用。”
“可为什么整定压力大于设计压力就不合规呢?”
“当实际压力大于安全阀的整定压力,才会刺激安全阀打开,将系统中的一部分气体或流体通排出管道,从而保证系统不因压力过高而发生事故。要是整定压力都远大于加热器本身能承受的压力,想保护就来不及咯。”相比我的不熟悉,罗师傅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
“您真厉害,对这些一看就知道了。”
只见罗师傅转过头来认真地对我说:“小孙,多走多看多思考,你慢慢也会熟悉起来的。”
不畏山高路远,方见山川最奇绝的秀色。荣县很小,东兴镇更小,在我前二十年的生活中都没听说过它,可正是这些星罗棋布的小镇里,那些默默无闻的井站,铸就了威远气田的美好明天。或许我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许漫漫求索之路,充满险阻,但我知道: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