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独处是一种能力

□廖光明

今夜,临窗听雨,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清晰地听到了时间的雨声。

忽然想起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这首词来。蒋捷以“听雨”为媒介,概括出自己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欢笑,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

人生如旅,年轻时,我们都渴望波澜壮阔的人生。直到岁月历练了我们的心智,才渐渐懂得真正的幸福是静水流深。

决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热闹中的繁华,而是独处时的从容。

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万般琐碎中抽身出来,回归了自己的内心。

正如泰戈尔所说:“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

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朱自清说:“我爱热闹,也爱清净;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是的,当我们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磅礴的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博大与美好。

在独处中,将岁月打磨成人生枝头最美的花蕾。

直到喧闹远去,唯留宁静。我以为,这样的宁静,更接近生命的本质。

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人间岁月,各自喜悦。

在心上铺一片沃土,且吟春踪,世上所谓美好的事物,大抵都如此,只安静地住在自己的美好里,这才保存了它们的本性。

看花,春在枝头已十分,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闲暇时,于山林间漫步,听莺啼燕啭、泉水叮咚,或择一个秋阳暖暖的午后,读一本好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在书香文墨之中,润泽生活的枯燥,充盈自己的灵魂。一半诗意,一半烟火,才是生活最美的样子。

独处与环境有关,但更与心境有关。从容淡定的心境,闲适无拘的随意,神思远游的纵情,与世无争的恬淡,皆是最好的心境。独处,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只要内心清净,即使身处闹市,也有“心远地自偏”的空灵悠逸。

静心于时光,感受温馨的生活。寂静的时光,也成为浪漫的风景。属于自己的时光,通常都是寂静的,内心的浪漫也都从保持安静开始。

生命需要减法,要有觉察地放下许多东西,要更从容、更慢、更有空间。轻轻地走路,用心地过活,温和地呼吸,柔软地关怀,如此,我们便可寻得内心的宁静。

汪曾祺曾在文章里写道,他每天早起会泡一杯茶,在家里的一对旧沙发上静坐一小时,这个习惯,他坚持了多年。好的人生,需要静下来,时时去观照自己。

享受独处的人,心情会变得从容,心态变得沉稳。一个人的夜晚,品一杯清茶,在茶香袅袅唇齿回甘中,享受这种寂寞,其趣、其乐、其妙,都不可方物。因为我们只需用心灵操纵的味蕾去感知其中的甘甜、醇厚,终究,那袅袅萦绕的茶香,其飘舞升腾不为别人,只为你自己。

平常日子,平淡生活,保持内心安然无恙,静是自己的,喧闹是别人的。这样的时光里,无人打扰,无喧嚣入耳,繁华也都被拦在窗外。

耐得住寂寞,下得了苦功,命运贫瘠的土壤中,终会盛开似锦繁花。努力把自己活成一道光,伸出手就能拥抱满天繁星。

当你走过沧桑,陌上归来,学会了让自己安静下来,闭门即深山,何处不净土。那么,这一室光阴,便是属于你的。

--> 2024-05-30 廖光明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7692.html 1 独处是一种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