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气矿大竹采输气作业区,唐承静的名字早已成为传奇。这位采气技师,用30年的青春和汗水,默默守护着这片热土的安全与稳定。他的身影,成为了这片气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唐承静,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1993年,他从华阳输气技校毕业,踏入这个行业,从此便与天然气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在七里4井,他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很快便崭露头角。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的井站,我都见不得那些‘坏了’‘锈了’‘漏了’的地方。”唐承静总是这样说。正是这种对工作的热爱和责任心,让他在气田留下了无数闪光的足迹。去年,他成功治愈了大竹作业区天然气生产场所的跑冒滴漏隐患点160个,其他问题53个。
在七里7井的四年里,唐承静带领班组连续三年获评原四川石油管理局金牌井站,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和付出。他深知,安全是气田生产的生命线,只有确保安全,才能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然而,唐承静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就而满足。他深知,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虽然他的身形瘦弱,近视度数高达1200度,但他从未放弃对技术的追求。他向书本学、向老师傅学,灵活的头脑和勤劳的手脚让他对故障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和极具想象力的“治疗”方法。
今年年初,唐承静创造了一项纪录。原本计划半个月完成的张家场脱水装置大修,他仅用了7天时间便圆满完成。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他高超的技术水平,更体现了他对工作的热情和执着。
在采访中,唐承静谦虚地表示:“一个普通一线工人想达到我的技术水平并不难,关键要看他的心是否在岗位上。”他的话语朴实无华,却道出了他对工作的热爱和对技术的追求。
如今,唐承静的徒弟们已经遍布各个岗位,他们在竞赛场上摘金夺银,在工作中发光发热。而唐承静,依然坚守在气田一线,用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守护着这片热土的安全与稳定。(郑元涛 陈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