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以来,川中油气矿仪陇作业区针对即将到来的汛期,按照“防重于抢”的指导思想,精心谋划、统筹安排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筑牢“三个屏障”,确保安全生产和平安度汛。
作业区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应急避险、防灾减灾及自救逃生等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培训,并对油气矿防灾减灾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及作业区自然灾害防治的重点进行了全面宣贯。针对汛期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的特点,作业区编制了《仪陇作业区2024年自然灾害防治方案》及专项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灾害防治工作组织机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层层落实工作职责,从而筑牢了防灾减灾的责任屏障。
作业区根据辖区重点防洪防汛站场和地质灾害敏感点的分布情况,结合近年来水毁项目的实施情况,落实了多个水位观察点和滑坡监测点的监控措施。同时,依托智能监控设备对高风险地质灾害敏感点进行实时监控,为地质灾害预警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作业区还通过专项检查和中心井站自检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沿江及低洼站场、围墙堡坎、公路排水系统、路边危岩、管道护坡堡坎等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有序整改,有效降低了地质灾害风险,筑牢了防灾减灾的预警屏障。
针对汛期管道安全风险,作业区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管控。一方面,通过完善视频监控、风险导图、警示标志,落实巡护制度,设置紧急疏散点等措施,加强了管道高后果区的管控力度。另一方面,作业区加强了机关、中心井站两级应急抢险队伍的建设,强化与地方防灾减灾部门的协调联系,对沉降地段周边群众开展了硫化氢防护、山体滑坡风险识别等安全知识宣传,并模拟地质灾害导致管道泄漏的情况开展了地企联合应急演练,从而筑牢了防灾减灾的防控屏障。(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