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重庆气矿实施“开发部—技术所—作业区”三级联动模式

停产12年水淹井成功复活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李传富 通讯员 朱英杰)5月24日,车载气举复产工作再次传来喜讯,被水淹长达12年的罐22井成功复活,复产后日产气量达到3.2万方,生产状态持续稳定。这是重庆气矿实施“开发部—技术所—作业区”三级联动模式后,在老气井复活方面取得的首次成功,为气矿未来持续探索不同老井复活方式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今年以来,面对天然气产量触底反弹的紧迫需求,在常规气接替资源无新突破、非常规气压裂和生产遇到不确定性工艺因素干扰的形势下,复产关停井、挖掘老井潜力显得尤为重要。重庆气矿通过对原始地质资料及地面适应性的逐项摸排,最终将沙罐坪构造南端中段的罐22井确定为重点复活目标。

该井自1991年11月28日投产以来,仅生产10天便出现地层水问题,因无法有效处理地层水,于1992年4月关井至2005年3月。2005年4月恢复生产后,采用衍生管加注起泡剂实施泡排生产方式。然而,2012年9月该井再次因水淹而停产,累计产气量达到1.43亿方。作为飞仙关气藏唯一一口生产井,罐22井仍具有较大的挖潜空间,因此被列为老井挖潜的重点措施对象。

为成功复活罐22井并提高车载气举工作的实施效率,重庆气矿经过实地考查和综合分析,决定采用“开发部—技术所—作业区”三级联动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开发管理部负责统筹计划安排;工艺技术所则负责全程跟踪各井气举工作,精准掌握气举过程中的运行参数和生产数据,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技术分析指导;作业区则负责现场响应,确保各井气举作业顺利实施及气井产能的有效发挥。经过氮气气举和天然气气举的尝试,罐22井成功实现复产。目前,该井采用泡沫排水采气辅助自喷生产方式,复产以来已累计生产天然气41.2万方。

截至目前,今年重庆气矿通过车载气举作业已在5个作业区成功复活气井4口,解堵2口,累计增产天然气400余万方,为气矿完成产量任务增添了重要砝码。

--> 2024-05-28 李传富 朱英杰 重庆气矿实施“开发部—技术所—作业区”三级联动模式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7651.html 1 停产12年水淹井成功复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