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 廖光明)进入5月以来,四川盆地暴雨频发,即将进入洪灾高发时段。川西北气矿扎实做好防洪、防排水和防雷电“三防”工作,针对区域、场站、管道现场环境特点,组织专业力量积极开展风险识别与防控工作。特别是对沿河过江管线、易滑坡区域等要害部位和薄弱环节,加强排查和监控,确保无死角、全覆盖。
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川西北气矿所辖区域北起广元,南至雅安、乐山地区,站场多、管线广、线路长。气矿采取现场排查、汛前专项排查、自检自查等多种方式,对辖区内的管道、场站、气田水池、公路及在建工程的护坡堡坎、排水系统等保护措施进行全面检查。制定雨季“三防”整改清单,针对重点关注的管道河流穿越段、需要清理的水沟、需要检查的设备设施等,落实单位和责任人,并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整改工作。同时,组织人员梳理整治清单,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川西北气矿各生产单位严格按照《川西北气矿自然灾害防治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全面排查防汛隐患和风险点源,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制定防范措施。组织电气维修人员对供电线路进行全面巡查,对避雷装置、接地装置、绝缘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维修,确保各类装置运行安全可靠。积极做好水情水害排查分析及预测预报工作,组织人员对主排水泵、排水管路、防洪闸门等进行检查维修,确保汛期排水系统正常工作。
川西北气矿提前备齐胶靴、铁锹、麻绳、雨衣、箩筐、手电等应急和抢险物资,实行专库分类挂牌管理,建立专用台账,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雨季“三防”物资专用仓库,及时更新补充,确保应急物资齐全、有效,满足应急抢修需要。
川西北气矿还积极开展地企沟通协调,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等防控措施的落实,对河流穿越段、地质敏感段集输管道等重要部位进行全方位监测管控,实现灾害防控的精准化和高效化,筑牢安全生产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