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范照明 通讯员 白云峰
5月3日20时,随着西南油气田公司首座电驱离心式压缩机组、输气处铜梁压气站2号压缩机组启机试运行调试完成,输气管理处高效完成铜梁压气站2024年度检维修工作,比原计划缩短124小时收官。
铜梁压气站自2019年10月投运以来,3台压缩机组累计运行时间均超过3万小时。4月24日,铜梁压气站第五次年度“体检”拉开帷幕,包括压缩机检维修、变频水冷系统优化等9项内容。
勇担重任 冲锋在前
4月23日,在庄重的安全承诺宣誓及签名仪式后,输气处员工们迅疾奔赴压缩机房、工艺区、变频间,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勇担重任,冲锋在前。
铜梁压气站副站长熊浩,大学毕业后在重庆输气作业区从事安全工作。2022年,她主动申请从作业区机关到偏远的站场,带领站员开展一系列技术、管理优化和创新创效。此次工程打响后,熊浩像风一样奔波于调度室与各检维修现场,收集第一手资料,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黄俊霏是铜梁压气站班长,虽然岗位是电工,但他仅用4年时间,先后取得了天然气压缩机、高压电工特种作业、消防设施、叉车等4项操作证和输气工职业资格证。工程期间,他每天在安排好站员的工作后,还担负了属地监督职责。一岗多能的黄俊霏把各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促进了检维修顺利开展。
输气管理处机动设备管理站技术员王志寰,平常喜爱登山。在此次工程中,他作为压缩机组检修现场负责人,继续攀登技术高峰,牵头制定了压缩机组操作与维护保养规程,并与同事一道,将检修项目由232项优化至109项,将单台压缩机组检修时间缩短50%,闯出了一条提质增效新路。
专家“会诊” 药到病除
在压缩机组“体检”中,中国石油谢宗宝输气技能专家工作室成员分别担负机械、自控、仪表检维修工作。
5年前,专家工作室成员第一次接触到电驱离心式压缩机组。他们不畏艰难,边学边做,闯创并进,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检维修经验。
4月27日,在压缩机组厂房,集团公司技能专家谢宗宝带领专家工作室成员聚集在压缩机非驱动端,解决了压缩机组渗油难题。
以前,电缆从非驱动端两侧的6个接线孔进出,为防止渗油,厂家采用“密封垫+打胶”方式。但由于压缩机运行温度较高,出现了部分油雾渗出的现象,极易造成信号短路,甚至停机。厂家接到反馈后一直未能解决此问题。
据专家工作室成员、输气处机动设备管理站赵兵介绍,工作室成员们经过技术攻关,重新设计了线盒,将以前的整体线路调整为三段式,第一段可拆卸,后两段为固定式,分别连接温度、振动等重要信号线,并在第一段线路两端设计了防油接头。这一全新设计,不仅方便定期拆卸和检定传感器,更彻底消除了渗油问题。
工程期间,工作室在现场处理故障20项,保障了“体检”工作顺利进行。
仪表体检 圆满高效
在仪表“体检”中,检修人员负责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变频水冷系统等设备检维修。这些仪表就像人的眼睛,呈现出压缩机组的转速、压力、温度、流量等重要信息。检维修人员要做的事,就是让这些“眼睛”明亮有神。
输气处计量监督检测站副站长赵宗政介绍,5年前,大家没有见过更没有接触过这些“伙计”,原来常用的工具根本不匹配。大家跟着厂家现学现记,在短时间里,大胆探索,从陌生到熟悉,不断优化和改进,很快更新了知识,掌握了诀窍。后来,大家摸清了压缩机组的脾气,大搞小改小革,精心制作的转换接头、压缩机组温度接线端子排等适应性强的部件,成为历次检维修的神器。
此次检维修大幕拉开后,检维修人员对682个点位376只仪表进行检定,并检测了306个仪表至控制中心的回路。维护人员胡国君说,这可是一个细致活,如果一个压力或温度信号错误,都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五一”假期,参战人员坚守岗位,依次对压缩机组进行了启机测试,将检维修工作由以前的15天大幅缩短至5天,圆满高效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