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 黄斌 通讯员 张盛)“近年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深入排查隐患、强化过程监督、提升履职能力等多方面的努力,不断夯实管理基础,持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切实保障了生产、施工‘两个现场’的安全受控状态。”4月18日,蜀南气矿质量安全环保部主任孟伟介绍道。
据了解,今年以来,蜀南气矿相关职能部门和所属安岳、自贡、威远、泸州、合江等采气作业区,始终把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放在生产、施工“两个现场”。通过细化标准,持续开展井口、管道、场站、消防、燃气等全方位的隐患排查。对于发现的问题,每天进行碰头讨论,分级分类归纳梳理,分析问题的成因,逐条制定整改计划,并明确责任落实,真正做到了标本兼治,从而不断提升隐患管理的质量。
与此同时,依据作业许可管理规定、工器具检查手册等重点内容,认真梳理了外来人员进入场站、作业许可管理、人员职责、资质审核、常用工器具及安防消防器材检查、能量隔离及高风险作业管理等相关内容,并制作了《风险管控关键点提示卡》手册,下发给全体员工。这一举措旨在引导员工全过程参与风险监督,同时加强了“专业、业务、属地、信息化”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了生产平稳和施工安全。此外,坚持对标岗位工作清单,将轮班培训分为正负站长岗、电子岗、巡护岗三类,根据岗位责任、业务范围、主要工作流程和步骤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安全知识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有效提升了一线员工的安全管控能力和生产技能水平,为气矿连续安全生产3649天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