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复活”变质胺液 高效产出“蓝金”

——天研院研发胺液深度复活技术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特约记者 杨芳 通讯员 何亮 徐沁康

“运行效率越来越高,新技术为含硫天然气高效生产插上‘翅膀’。”近日,天研院科研管理部主任李金金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采用胺液深度复活技术后,截至今年3月,中国石油13套天然气脱硫装置成功实现规模化应用,超3200方的变质胺液被“复活”,279亿方含硫天然气实现安全高效生产。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对于我国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数据显示,到2025年,我国天然气年产量力争达到2300亿方以上。然而目前我国开发的天然气约60%含硫,这些含硫天然气开采出来后,必须经过脱硫等净化处理才能成为商品天然气。

天然气净化厂通常采用胺液对天然气进行脱硫净化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胺液自身会发生降解,受到污染。如何有效地从这些变质胺液中分离出致泡性变质物,恢复胺液脱硫性能,一直是国内外气体净化领域公认的难题。

针对这一难题,天研院颜晓琴团队研发出胺液深度复活技术,打破了胺液复杂变质无法监测和提前预警的技术局限,脱除的变质产物种类数是国外技术的8倍;活性剂损失率为2%以下,而国外技术的活性剂损失率为98%。

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南坝镇,川东北作业分公司宣汉净化厂内一片繁忙,生产人员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下一列装置的胺液复活工作。川东北天然气项目采用胺液深度复活技术,确保宣汉净化厂高效产出合格商品天然气,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这只是胺液深度复活技术支撑天然气快速上产的一个缩影。自2021年投用以来,胺液深度复活技术已支撑西南油气田公司安全高效净化含硫天然气近300亿方,实现降本超7100万元。

“胺液深度复活技术在解决胺液发泡、脱硫性能下降方面优势突出,有望成为气体净化行业主流。”天研院天然气净化研究所所长刘其松告诉记者,目前国外在配方型胺液复活技术研发方面还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我国已布局并申请胺液深度复活技术相关国际专利,为进军海外市场做好准备。

刘其松还表示,由于胺液也广泛应用于炼厂气、合成气等含硫气体脱硫,胺液深度复活技术在国内外天然气净化厂、炼油厂和化工厂应用前景广阔。

--> 2024-04-23 杨芳 何亮 徐沁康 ——天研院研发胺液深度复活技术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7262.html 1 “复活”变质胺液 高效产出“蓝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