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8日,井下作业固井公司在威26井成功运用“挤注式桥塞注水泥塞施工”进行转层封堵作业,这在川渝地区尚属首次。该工艺采用“挤水泥+平衡注水泥塞”两趟管柱,代替常规“挤水泥+坐桥塞+注水泥”的三趟作业,在精准控制塞面的同时,能够大幅缩短作业周期,显著节约施工成本。
威26井是威远县越溪村威远构造北翼的一口预探井,修井目的是永久性封堵洗象池组,探索上部宝塔组、红花园组储层的含气性,拓展勘探领域。该井封闭层组含硫化氢,压力系数低,压井后漏失量大,若采用常规注水泥塞方式,下部采空段挤水泥一次成功率较低,挤水泥须等待候凝,施工周期拉长,难以保障封闭效果。井下作业固井公司在充分论证工艺技术和关键环节要求后,为圆满达成封闭效果,决定采用“挤注式桥塞”工艺一气呵成完成该井转层封堵作业。
“探塞成功,塞高15米,与设计完全一致!”4月10日,井下作业固井公司收到威26井传来的好消息。洗象池组成功封闭,桥塞上注塞15米与设计完全吻合,且下步无须钻塞即可直接进入上部地层改造流程,这不仅使封堵周期缩短了2/3,也为红花园组、宝塔组试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井下作业固井公司将认真总结该工艺在本次使用过程中获取的宝贵经验和技术数据,细化工艺技术,优化工序安排,持续探寻井下固井的提质增效道路。(杨烈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