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向净化技术之峰攀登

□特约记者 赵明锐

4月的山城重庆,阳光温婉。在天然气净化总厂引进分厂装置现场,正在巡检的刘羚额头已微微见汗。

这位工作不到3年的技术“女兵”,今年已被评为集团公司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在人才济济的净化行业实属罕见。可校正时间坐标,回望来时的路,那些荣耀与光环之下,是刘羚努力改变命运的坚实足迹。

走出大山,知识改变命运

四川盆地西部,沿着喜马拉雅褶皱造山运动的屐痕,这里是全境海拔1500米以上的月亮城——西昌,也是刘羚出生与成长的地方。大凉山层层叠叠、绵延悠长,环抱出独特的地理环境,也锁住多少代人走出大山的脚步。刘羚父母也不例外,作为西昌市郊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他们靠天吃饭,更靠山吃饭。

虽然很少走出大山,刘羚父母却坚信,读书是唯一的出路。经济再不宽裕,砸锅卖铁也要供两个女儿上学。两个女儿也十分争气,姐姐刘洁从川北医学院毕业,目前已在一所高校任职。妹妹刘羚从小就是班里前5名,从村小一直考到市里最好的初中、州里最好的高中,再拿到西南石油大学录取通知书,搭乘绿皮火车,翻越苍茫山脉来到省会成都。

4年的大学生涯一晃而过,刘羚没有放弃深造的梦想。她在笔记本扉页中写道:“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毕业后,她立即投入工作,有了一定积蓄后,又努力考取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再次开始自己的求学生涯。

两年后,刘羚顺利毕业,进入天然气净化总厂。同时也收获美满爱情,与相恋多年的大学同学走进婚姻殿堂。

投身净化,认真勤奋钻研

2021年8月,刘羚正式进入引进分厂实习。第一次走进生产一线,刘羚心里多了些说不出的滋味。引进分厂所在地同样被群山环抱,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这里有我国第一座成套引进的天然气净化装置,工艺管线复杂,净化技术全面,学起来有一定难度。

与爱人两地分居的思念、工作学习的压力、走出大山的执念化为强烈的情绪萦绕在刘羚心间。但她并没有就此消沉,怀着对岗位的敬畏之心一头扎进生产装置,捧着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认真钻研。

刘羚的勤奋上进是有目共睹的。实习仅半年,她就作为临时负责人分管净化装置的核心——脱硫脱水单元,开始独立解决生产难题,并以第3名成绩顺利通过转正考试。转正后的第一年,在负责装置运行管理的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各项技术交流活动,作为主讲人获得西南油气田公司首届微课大赛二等奖,还被天然气净化总厂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

就在生活好似扬起风帆,就要拥抱阳光海浪,命运却猝不及防地走向转折。2023年2月,刘羚的身体出现问题,需暂停工作进行手术治疗。

奋起直追,重启逐梦脚步

治病期间,刘羚的身体没有被病痛摧毁,内心却已经悄然坍塌。回顾这一路的艰辛,想到自己刚站上事业起点,健康受损让好强的刘羚丧失了自信。

身体恢复后,她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引进分厂厂长文欣鼓励她参加西南油气田公司净炼化专业首次技术竞赛。这个机会难能可贵,但刘羚却十分犹豫,集训过半,她担心自己会拖了团队后腿。“我相信你的学习能力。”文欣的这句话让刘羚生出了勇气,她立即投入紧张的赛前集训。

为了追回损失的时间,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半,刘羚把学习任务安排得满满当当。面对封闭24小时方案编制和现场答辩环节,作为主讲人的她不仅要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肢体语言,还要抽出时间加强体能锻炼,以良好的状态迎接这场耐力与毅力的考验。

或许不辜负自己的人总能找到方向。经过5天激烈角逐,刘羚和队友们获得团队三等奖,她个人也被授予优秀青年选手、优秀选手称号。

赛场取得的成绩让刘羚重新找回自信。刚刚结束这场重塑自我的旅程,刘羚说:“那时我才意识到,无论身处何处,都不应该丢掉一身锐气,要相信自己。”

曾经,那个懵懂的女孩怀着对知识的渴望,翻过大凉山舒缓宽阔的山脊。现在,她更想攀一攀净化技术的高峰。

--> 2024-04-13 赵明锐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7059.html 1 向净化技术之峰攀登 /enpproperty-->